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城市變成會“吐納”的海綿

  • 發佈時間:2015-03-22 07:29:2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末特別策劃

  本報記者唐 婷

  從一棟高層建築向下俯瞰,地面上是一片幾乎完全浸沒在雨水中的小汽車。這樣的圖景是2012年7月21日那場特大暴雨給北京市民留下的記憶。

  出難題的不只是大暴雨。自2014年10月中旬起,北京城區連續88天沒有出現雨雪天氣,北京氣象史上的最高紀錄是連續108天。南水北調來水進京前,北京的每人平均水資源量為100立方米左右,約為全國的1/20和世界的1/80,年缺水量在10億立方米以上。

  城市內澇、乾旱缺水、水體污染……以北京為代表的中國城市在飛速城鎮化的過程中正面臨著各種水危機的挑戰。一時間,體現綠色可持續治水理念的“海綿城市”備受熱捧,各地創建海綿城市的呼聲高漲。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聯合國確定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水與可持續發展”。世界水日來臨之際,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業內專家,請他們為正在推進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出謀劃策。

  “錦上添花”的綠色基礎設施

  “海綿城市”這個通俗形象的概念,還有一個專業的稱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

  鄉村在成為城市之前,高低不平的泥土地能滲透、蓄滯雨水,沒有萎縮的濕地湖泊是天然的蓄水池,沒被填埋的河道行洪通暢。水往低處流,自然生態有一套讓暴雨變得平緩的法則。快速的城鎮化和工業化,不斷擠佔原先容納雨洪的“低處”,滿溢的雨洪演繹出了一幅幅“城市看海”的圖景。

  歐美國家在城鎮化歷程中逐漸意識到,常態化的城市內澇,不能靠單一的加大排水系統來治理。儘管雨洪可能會帶來災害,但也是可利用的水資源。上世紀90年代,美國提出了低影響開發的理念和技術體系,其核心是採用多種分散的源頭控制措施,盡可能保持城市開發前後的水文特徵一致,減小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的衝擊。

  防洪專家、中國水科院副總工程曉陶介紹,美國的低影響開發最初是在社區尺度上實現的。規劃之初,依據小區地形地貌,在低窪的地方設計下沉式的綠地花園或蓄水池來調蓄雨水。雨水通過人工濕地凈化後再排入管網,能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進入河湖。“力求實現新建小區不增加城市排水的水量和水質負擔,這套措施隨後被稱之為‘綠色基礎設施’,以區別於‘灰色基礎設施’,即傳統的工程設施”。

  低影響開發的理念逐漸延展到城市尺度,就成為了澳大利亞的“水敏感城市設計”、英國的“可持續排水系統”、荷蘭的“海綿城市”等。去年10月,我國住建部發佈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提出充分發揮城市綠地、道路、水系等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功能的海綿城市。

  舶來的“海綿城市”理念,迅速得到了國內城市的響應。北京、濟南、鄭州等地紛紛將創建海綿城市提上了議事日程。今年1月,財政部、建設部、水利部聯合發佈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申報指南》。

  在程曉陶看來,我國城鎮化進程空前迅猛,仍處於爬坡階段,城市水安全保障的壓力在不斷加大。加之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地理氣候條件差異大,我國建設海綿城市不能簡單照搬國外經驗。歐美國家人口城鎮化率已高達80%,在城鎮化過程中建造了較為完備的水利基礎設施,在此之上的綠色基礎設施更多的是發揮錦上添花的作用。

  “我們很多城市的‘灰色基礎設施’還‘欠賬太多’,需重視兩者的有機結合。若過於強調局部或點上的‘綠色’,甚至用‘綠色’否定‘灰色’,就是本末倒置了”。

  科學規劃 切莫造盆景

  東濠涌是廣州僅存的舊城護城河,發源於白雲山南麓,從北至南穿越中心城區匯入珠江。明朝時的東濠涌,涌寬水深,可以通舟船,是廣州城東的交通要道,因水質好還肩負著供水渠的重任。

  隨著城市的日新月異,許多古老的護城河逐漸消失了,倖存的東濠涌也變得“面目可憎”。20年前,程曉陶去當地調研時,河道邊的居民向他訴苦,“希望政府能早點把臭水溝‘蓋’起來”。

  最近一次去廣州考察,令他感到驚訝的是,東濠涌完全換了模樣,涓涓溪流中有成群的遊魚,還有孩童在戲水玩耍,人造景觀也顯得光鮮亮麗。這一改變得益於廣州籌備2010年亞運會期間推進的大型治水工程。

  2008年,廣州提出將在兩年內投入486.15億,對全市121條河涌進行整治,其中位於中心地段的東濠涌成為重中之重,投入10.38億對東濠涌南段1.89公里進行改造。然而,廣州市環保局發佈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東濠涌水質在連續8個月達標後,今年2月重回劣V類。

  “現在不少城市存在類似現象,以搞運動的方式治水,熱衷於造出‘盆景’式的亮點,建設與維護成本很高,但對城市整體水環境改善的效果有限,反而不利於實現‘空間均衡’,海綿城市建設切莫陷入造‘盆景’運動的怪圈。”程曉陶表示。

  反觀香港渠務署20多年治理洪澇的實踐,可視為科學治水的典範。據統計,香港暴雨積水點從1995年的90處逐步下降到2014年的11處,年受淹範圍從約3000公頃減少到100余公頃。

  香港處於颱風暴雨多發區,其北部低窪區、沿河沿海洪泛區及部分老城區經常發生洪澇災害。渠務署及其前身渠務部,自1988年起,用10年時間開展了3期“全港土地排水及防洪策略研究”。每期研究歷時兩至三年,形成了“下排、中蓄、上攔”與“自下而上”分期實施的治水策略。

  程曉陶介紹,“下排”為常規的工程設施;“中蓄”是建地下蓄洪池;“上攔”是沿山坡建雨洪隧道攔截山區強降雨形成的山洪。“自下而上”則是先修見效快、應用幾率高的設施,而投資大、施工期長、應對極端天氣事件的基礎設施則往後放。目前,渠務署的工作重點已轉入追求綠色可持續的雨水管理模式,如發展綠色屋頂、綠色河岸等。

  “香港每期治水規劃的制定,均以科研為先導,在總體佈局統籌指導下,做好實施順序的優化安排,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才使得暴雨積水點顯著減少,這種模式對海綿城市建設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程曉陶表示。

  為避免海綿城市建設變成打造“微縮景觀”,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朝霞表示,一定要注重海綿城市建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問題,要通過資訊公開、公眾參與、環境審計、政府問責等措施,將其納入法治化的軌道,“用生態規律和法律規則作為外在的約束和內在的指引”。(科技日報北京3月21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