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睡不著?別是心理有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3-19 01:31:3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睡眠對我們來説再普通不過,誰都“睡過”;但睡眠對很多現代人來説幾成“奢侈品”,睡個好覺不容易。

  調查顯示,24.6%的居民在睡覺這件事上“不及格”,即低於60分;94.1%公眾的睡眠與“良好水準”存在差距。更為嚴重的是,失眠與精神心理疾病的關係常被人群忽視,而相關調查數據顯示,90%的精神疾病患者,前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狀,久而久之出現精神紊亂,誘發嚴重的精神疾病。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國睡眠研究會日前宣佈,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國主題為“健康心理 良好睡眠”。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韓芳表示,睡眠障礙既是精神心理障礙的重要誘因,又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症狀。但公眾對於睡眠障礙的認識卻很不足,雖然影響睡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心理問題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所以,改善睡眠應該從改善我們的心理開始。

  睡與不睡,你都得知道

  睡眠是在幫大腦“排毒”

  “睡眠是大腦獲得休整的唯一機會。”中國睡眠研究會首席科普專家陳貴海表示,如果大腦的代謝廢物日積月累,腦細胞會精疲力盡,而夜晚不能獲得休整的腦細胞就像超負荷勞動的工作者,最終崩潰。

  陳貴海介紹説,2014年《自然》雜誌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睡眠為我們清除了腦部的垃圾。人體的淋巴網路系統是有效地清除代謝廢物的通道,但是大腦這個最為耗能的人體器官卻沒有淋巴系統,那它如何處理自身廢物呢?

  這項研究發現,當大腦清醒時,神經膠質細胞類似于一個繁忙的機場,神經元間不同資訊的神經活動使自身體積不斷膨大,腦細胞逐漸膨脹,可佔大腦體積的86%;入睡後,神經膠質細胞進入一個安靜階段,活動趨於同步或停滯,體積也趨於收縮,這為大腦和脊髓的液體流動騰出更多的空間,就像一台洗碗機通過持續沖刷將污垢沖走。

  這種清潔方式的效能在清醒大腦中只有大約15%,“這意味著沒有足夠的睡眠,就不能充分地清除大腦的垃圾,”陳貴海説,“大腦垃圾的堆積,會干擾我們的記憶、會議、計劃和執行的能力,並且可能發展為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茲海默病即老年癡呆、帕金森氏病等。”

  失眠既是精神疾病的誘因也是其症狀

  一項世界衛生組織的涉及15個國家超過2萬人的調查顯示,27%的人存在失眠在內的多種睡眠障礙,中國睡眠研究會的同期調查也顯示,中國成年人的失眠發生率高達38.2%,40%的成年人在最近一個月內出現白天打盹。此外,1900年以來,人們的日睡眠時間以每年0.71分鐘的速度在遞減。換句話説,公眾當前的日睡眠時間已經比1900年減少了1.5個小時。

  “現代人明知睡眠的重要性,卻依然頑固地佔用就寢時間,並認為白天昏昏欲睡雖然令人不快,但是沒有什麼危害,睡眠少甚至成為一個人的榮譽標誌。其實不然。”中國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賈福軍表示,心理、精神障礙患者普遍有睡眠異常,1/3—1/2的慢性失眠患者有精神疾病的問題,失眠被認為是精神障礙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抑鬱症,常在失眠1年以內發病。

  睡眠障礙既是精神心理障礙的重要誘因,又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症狀。賈福軍具體分析了幾種與睡眠障礙密切相關的精神疾病。

  睡眠障礙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常在疾病惡化時加重;睡眠障礙可以誘發精神症狀;精神分裂症由於其對外界敏感性增加,又加重了睡眠紊亂;抗精神病藥物可引起睡眠紊亂。

  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礙表現以失眠為主,特徵為晝夜睡眠節律紊亂、白天睡眠增加,多數嗜睡、失眠交替出現。隨著治療後病情改善,睡眠異常也隨著改善。

  許多研究發現,失眠常見於抑鬱症患者,並且心境障礙嚴重程度與失眠有關。失眠者中的抑鬱症發病率比非失眠者高3到4倍。90%的重性抑鬱障礙患者伴有睡眠紊亂,最常見的主訴是失眠,睡眠障礙常帶來痛苦感,因此加重了抑鬱症患者的功能損害。

  躁狂發作與睡眠紊亂的關係也比較密切。躁狂發作時實際睡眠時間和睡眠需要均減少,病人主訴失眠。

  焦慮障礙也常主訴失眠、多醒、重復性焦慮性夢境、白天嗜睡,部分病人早醒。

  別把誤區當常識

  “睡滿8小時”並非健康真理

  現代醫學模式告訴我們,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響人體身心健康,也在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和預防過程中貫穿始終。賈福軍解釋説,睡眠是生理功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心理和社會因素影響的生理功能之一。

  睡覺容易,睡好不易。中國睡眠研究會認為,要想改善睡眠,除了需要心境平和外,還需要考慮社會因素,其中包括走出被普遍認可的一些睡眠誤區。

  “每天最好睡8小時”是不少人的健康睡眠觀念。其實,這數字並不可靠,專家表示,每個人所需睡眠時間不同。只要你在下午很煩的時候並不想打瞌睡,就説明你昨晚睡的時間是夠的。

  研究結果顯示,睡8小時以上的人壽命可能會比睡6到8小時的人更短。科學家還不清楚,是多睡使健康下降,還是多睡是某種疾病的症狀之一。睡得久的人往往有睡眠呼吸暫停症、抑鬱症或未控制的糖尿病,有可能會睡不醒。

  “運動有益睡眠”也應適可而止

  “週末多睡可補回平日睡眠不足”並不正確。專家説,有些白領平日睡很少,而到週末卻狂睡。這會使平日節律失調,更難恢復正常睡眠。如果週末睡到中午,那麼晚上10時以前你不會上床。所以不是調整你以前的睡眠缺乏,而是使下周更難入眠。所以週末最好也像平時一樣時間起床。

  “飲酒可以催眠”正在被很多人實踐,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在中睡眠中,酒中的有害物質在體內積存,毒害身體,還傷害視網膜,會使身體適應能力下降。

  “運動對睡眠有益無害”也是被專家否定的認識。經常運動能使人的神經系統得到調節,改善人們的睡眠品質,這是不爭的事實。但許多人喜歡在睡覺前運動,認為這樣做能提高睡眠品質,這就不對了。專家告訴我們,人們在睡覺前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會使大腦細胞處於極度興奮的狀態,這會使人難以入睡,並會因此而導致失眠。尤其是老年人在晨練以後,不可以再睡個“回籠覺”,否則會給身體帶來損害。

  自我測試

  睡不好的這些後果,你中了嗎?

  專家提醒,長期睡眠障礙引發的心理精神損害不應忽視。快來測試一下,以下這些睡眠障礙引發的問題,你中了嗎?

  脾氣暴躁。當人們專注于某件事時,若被打斷就會産生負面情緒,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睡眠不足會將這種負面情緒放大。

  情緒低落。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內曼在他的研究中發現,影響人們情緒的兩大因素之一就是睡眠。此外,有研究證實,晚上睡眠品質好的人,情緒較為正面,反之則情緒不佳。

  反應遲緩。睡眠不足會讓人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變得遲鈍。研究發現,若連續36小時不睡覺,説話時容易重復使用相同的字詞、速度緩慢、含糊不清,很像喝醉酒人説話的樣子。

  學習能力降低。短期記憶是決定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睡眠不足的人,短期記憶能力會減弱,影響學習效果。此外,義大利研究證實,如果沒有足夠的睡眠,注意力很難集中。

  健忘。睡得越少,越健忘,老年時,患上認知障礙的風險也會增加。

  容易出錯。研究發現,一晚不睡可導致數字錯誤增加20%—32%。睡眠不足的人做投資決策時,也極易出現經濟損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