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村發展失衡需要行動

  • 發佈時間:2015-03-18 00:31:03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由於戳中了當下農村凋敝的現實之痛,一位博士的“回鄉筆記”引發熱議,並産生強烈共鳴。類似的“回鄉筆記”不是今年才有,也不僅僅是博士在寫,但只要“回鄉筆記”被媒體、尤其是新媒體傳播,就會被熱議一番,可一段時間後,一切風平浪靜。

  對於農村發展失衡,確實需要“回鄉筆記”的呈現和反思,但“回鄉筆記”反映的農村發展失衡現實,其實人所共知,不同人所寫的“回鄉筆記”儘管文字描述有所區別,但內容並無本質之別。一次次的“回鄉筆記”,就是在重復同一個故事,可呈現和反思過後,農村發展失衡不但沒有終止,反而更趨嚴重。

  顯然,“回鄉筆記”的呈現和反思固然需要,如果沒有後續行動,再多的“回鄉筆記”也改變不了農村發展日益失衡的現實。農村“空心化”不斷擴大以及村莊的大量消失就是例證。我從來不認同“農村發展失衡是城市化發展必然結果”的荒謬論調,恰恰是依照發展的邏輯,在城市化的時代浪潮中,農村發展不應該是日益失衡的,而應欣欣向榮,充滿生機。

  如果“農村發展失衡是城市化發展必然結果”,那這種城市化一定發生了問題,也一定不是我們需要的城市化。“空心化”和村莊消失,在城市化中當然無可避免,但絕不能是無限制地發展下去。中國不可能成為所有人居住在城市的國家,城市化也不可能將所有人都城市化。由此,當“空心化”和村莊消失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越來越嚴重,就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此中問題絕非簡單的農村發展失衡,而是直接關乎中華文化的根基性、系統性、完整性、認同性不發生斷裂。因為,這種“文化斷裂”一旦成為現實,就難以修復。

  不要一説到農村“空心化”和村莊消失,就拿“農村發展失衡是城市化發展必然結果”的城市化發展做理論支撐的“擋箭牌”,這種理論不僅是荒謬的,更是不負責任的。依照這種理論邏輯,農村“空心化”和村莊消失是無法遏制的,農村發展失衡也只能這樣下去,那這種城市化會帶來什麼結果?想想都無比後怕。

  城市化是大勢所趨,但在城市化的同時,農村發展失衡絕不能也是大勢所趨。從現在開始,兩者不能再“並行”,否則,我們會為此支付更大的經濟、社會和文化代價。在人的層面上,城市化的最終結果應該是,每個人的公共權利均等。同時,城市化應該是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以及農村的合理佈局。這種佈局是地理層面上,需要頂層設計,更需要有法律層面的保障。也就是,城市化必須依法推進,唯此才能杜絕人為因素的干擾。當下城市化最為關鍵的缺失正是法律護航。

  “回鄉筆記”呈現的農村發展失衡現實,不是抒情,而是觀照現實的反思。這個來自民間,我們需要,但更需要的是後續行動,這需要政府主導。當務之急是完善一切與城市化發展有關的法律,讓城市化在法治的軌道上依法推進,儘快遏制城市化在發展、農村發展失衡的扭曲現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