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公眾説“OK”才是真正的公開
- 發佈時間:2015-03-17 07:33:55 來源:瀋陽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境問題作為一個公共議題,必須置於公眾的討論、監督和行動之下,公開是一切的前提。
公開,通常指公共機關對所管理事項以某種方式向公眾的發佈。理論上講,除國家機密外,一切與公眾利益相關的事宜均不得以任何理由隱秘、隱蔽或隱瞞。其中,也包括公共事項管理者個人事項的公開,如個人、家庭財産等,用以向公眾表明個人在行使公共職責中的“清白”。在不同的國度,公開的界限與尺度大相徑庭。
“個人事項”一詞,看似簡單明瞭,但各國説法不一,實踐不一。在公開的同時,個人隱私的保護也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提及,兩者之間的衝突日益激烈。原因之一在於我國沒有制定有關隱私權的法律。令人痛心的是,違法侵犯他人的隱私和人格尊嚴的事件屢見不鮮,公開如果變成對他人隱私的偷窺與圍觀,無益於真正公開的實現!
公共事情公開,有許許多多的內容與環節,公眾關注的要點有三:一是事前公開;二是程式公開;三是結果的公開。前兩項公開並有公眾的有效監督,其結果一定是 1+2=3。
環保部新任部長陳吉寧的答記者問,獲得環保界讚聲一片,其最令人欣慰的是,部長兩次強調加大資訊公開,“讓所有的污染源排放暴露在陽光下,要讓我們每一個人成為污染排放監督者,動員全社會力量一起來形成共治霧霾的局面”。“要把政府和企業同時放在陽光下,接受公眾的監督”。從語氣中可見底氣、信心和決心。
公開,是所有改革面臨的首要問題。因不公開,公眾百姓怨聲載道;因不公開,官僚懶政有了落腳之處;因不公開,尋租腐敗有了藏身之地。無論是“大老虎”還是“小蒼蠅”,一定是在陰暗和潮濕的土壤中生存與壯大的。
公開是一把利劍,是公眾得以監督的基礎。
如此看來,環保的公開不僅尤其重要,而且任重道遠。環保部門需要時時自問:我公開了嗎?公眾需要時時關注:他公開了什麼?公開12369或開通環保官方微網志,只是政務公開的一小步。理論上説,無論是誰,只要提出訴求,哪怕是不合理,環保部門均要向個人或公眾反饋處理過程與結果,儘管這個結果可能事與願違。到這裡,這還不算完,直到“主人”説OK,才是完整意義上的“公開”。
這應當是環保公開的本質和要義所在。
本報記者 李海英整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