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前2月300城賣地收入腰斬

  • 發佈時間:2015-03-16 14:33:37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報消息“不再拼規模”已從口號轉變為2015年眾多房企付諸實施的行動。最新數據顯示,1-2月,全國300城市土地出讓金為2815億元,僅佔去年同期總額的48%。有大型上市房企坦言,靠土地增值已不是行業增值最重要的因素,房企唯有由“做規模”轉為“做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一線城市,房企拿地也開始考慮安全問題。而三四線城市則成為逃離之地,有房企表示,拿地的話三四線城市絕對不會考慮。

  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1-2月,全國300城市土地出讓金為2815億元,僅佔去年同期總額的48%,與2014年的開門紅相比明顯遜色。

  就2月成交而言,亦大幅下滑:全國300個城市共成交面積3132萬平米,環比減少52%,同比減少67%。而在全國300個城市819億元的土地出讓金中,住宅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下同)出讓金總額為545億元,環比減少59%,同比減少64%。

  成交價格也不樂觀,全國300個城市成交樓面均價為137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9%,同比上漲10%;其中住宅類用地成交樓面均價為179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3%,同比下跌3%。

  記者注意到,報告顯示,2月一線城市土地成交呈量價同跌,北京是唯一收金過百億元的城市。四個一線城市共成交土地面積167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2%,同比減少33%;樓面均價為5873元/平方米,環比下降29%,同比下降35%;土地出讓金為198億元,同、環比降幅均為63%。

  對此,有機構解讀認為,政策放鬆和高庫存背景下,即便是在一線城市,房企依然執行謹慎的拿地策略,數據顯示,北京的土地市場溢價率亦出現走低,保持流動性安全成為房企要務。

  標準普爾評級服務(下稱“標普”)日前關於中國房地産最新報告指出,一線城市將早于三四線城市復蘇,但從近期房企在北京等一線城市拿地的動向來看,眼下即便是在一線城市拿地,也要講究兩個字:安全。以2月12日為例,北京土地市場出讓四宗經營性地塊,3宗以底價賣出,另一宗的溢價率僅2.6%。而在2月15日,廣州馬年最後一次賣地,一宗流拍三宗底價成交。

  事實上,今年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整體溢價水準走低的現象,顯示出了開發商拿地態度的轉變。去年是“豪擲千金對賭後市”,今年為“謹慎樂觀只拿好地”。越秀集團董事長張招興日前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2015年房企將由“做規模”轉為“做效益”。一位上市房企負責人對記者説,今年對房企來説,控制風險成為真正的生存法則。其透露,20億以上的土地大多都會尋求合作夥伴來共同運營。

  同時,雖然房企逃離三四線城市的話題去年便已出現,但今年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數據顯示,三四線土地市場越發趨冷:2月份共成交土地面積1688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8%,同比減少66%;土地出讓金為250億元,同比減少58%。

  記者梳理上市房企2015年的拿地策略發現,三四線城市似已跌出視線。萬科高層表示,選擇進入新的城市時,只有人口、基礎設施建設、産業、就業對住宅市場有支撐力的城市才會考慮。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更以“房企棄兒”形容三四線城市,他預言,隨著三四線城市土地庫存加大,風險不斷加大,三四線城市推地數量也有所節制,供應大幅下滑。 趙燕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