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鄉村治理重在服務民生

  • 發佈時間:2015-03-16 05:31:4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劉婉婷

  鄉村穩,天下安,鄉村是為我國最基本的組織單元,在農村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創新完善鄉村治理機制,擴大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探索符合各地實際的村民自治有效實現形式。”如何在城鎮化進程中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創新基層管理手段,成為兩會代表熱議的話題。

  1

  群眾看幹部基層黨建不放鬆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持續深入推進,我國大部分的鄉村在經濟結構、人口結構、社會結構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新時期的鄉村治理就是對組織架構的重構,要在基層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自治組織為主導,集體經濟組織為支撐,既相互協調又相對分離的治理格局。”劉悅倫代表説。

  基層黨員是聯繫黨中央與人民群眾的橋梁,“作為基層黨員,要加強自身作風建設,行得正、站得直,用制度約束自己。”鄭維勇代表認為。“自己都做不到,怎麼領導群眾?”楊慧芝代表説,打鐵還需自身硬,幹部就要守規矩守法,為群眾謀福利。

  用好人用能人是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當務之急是讓農業賺錢,靠經濟手段吸引人才返鄉。”王海燕代表説她最大的擔憂是農村缺乏人才,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都進城了。誰來種地,誰來管理農村的事務成了這位村黨支部書記的心事。何平代表也表示鄉村治理出現了“兩缺”情況,即入黨積極分子缺乏和後備幹部缺乏,使得黨員幹部隊伍建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彭偉平代表建議在村裏多吸引一些工廠落地,“必須讓村民有穩定的收入,靠種地的收入留不住村裏的年輕人。”

  有了好幹部,也要優化制度激發幹部潛力,村幹部的任期到底幾年合適,成為基層代表們關注的話題。李長庚代表認為,應考慮減少村委會的換屆頻率,從而保持農村基層的相對穩定,這樣能有利於農村幹部的培養成長,也有利於農村經濟社會的穩定和長遠發展。

  2

  法治是保障制度建設要跟上

  李長庚代表認為,創新社會治理,首先要建立健全法規制度,推進依法依規治理。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各種利益訴求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必須走依法依規治村的路子。

  韓建敏代表表示基層法治要有頂層設計,對《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涉及基層民主、基層自治的法律,要進行適度修改完善,使之能適應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日益複雜的基層治理要求。

  “有了好的法律、法規、政策,也應該想辦法讓群眾都知道。”郭建華代表認為,對農村的法制宣傳教育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對一些專業的法律名詞,建議司法等有關部門創新理念,使法律宣傳更加通俗化。

  李愛青代表今年提交的建議也是聚焦“法治鄉村”建設,要把農村廣大幹部群眾作為普法宣傳教育的重要對象,幫助他們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針對現在空心村治安問題頻發,他建議推進立體化數字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基層平安創建活動,組織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增強農民群眾安全感。

  “在基層村規民約有時比法律更適應農村的現實,村規民約是依法治國的道德基礎。”向平華代表認為。一號文件中也強調要依靠農民和基層的智慧,通過村民議事會、監事會等組織,引導發揮村民民主協商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在基層擔任20多年調解員的楊慧芝代表認為,可以發揮“鄉賢”的帶動作用,“我們村的老黨員都自願擔任志願者,他們威信高,調解矛盾時事半功倍。”

  法律要不斷完善,執法也要不斷規範。明經華代表建議要明確基層的綜合執法概念,擴充鄉鎮執法人員隊伍。

  3

  民生是根本群眾利益無小事

  “要讓基層的功能向保障民生方面轉變。把挖掘自身潛力和引進外力支援結合起來,以民生保障換取支援、理解,以民生服務來取代傳統管理方式,為基層治理打上服務的烙印。”韓建敏代表在建議中如是説。

  劉悅倫代表認為在目前高度開放、流通的新形勢下,基層治理網路不能有盲區,在一些外來人口比較多的鄉鎮,以原有村居為依託的基層治理網路無法有效覆蓋外來人員,不利於城市社會秩序的長效維繫。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解決新老村民矛盾的有效辦法。劉悅倫建議全面梳理公共服務清單,對不同類型居民(農村股民、戶籍人口、外來人員等)享有的權益進行清理,明確權益邊界。建立公共服務項目公眾評議機制,引導群眾有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張家勝代表所在的皇城村由於集體經濟發展迅猛,人口倒挂現象很早就已經出現。“外來人口確實給鄉村的治理帶來很多新的挑戰,我們的辦法是將老村民和新村民分類管理,老村民的福利待遇不能降低,新村民在基本的民生方面也要享受到一定福利,加深他們的融入感。解決民生問題,核心工作就一個,誰的利益都不能受損失。”張家勝説。

  “保障農民的利益體現在各個方面,但我認為農村的人居環境問題最為緊迫,有些村莊的污染問題還沒有解決,不光農民住著不舒服,對農産品的生態也帶來很大隱患。”郭鳳蓮代表説。

  夏玉發代表介紹:“我們鎮上請了5名保潔員,每月工資750元,原來計劃是村裏每戶出5元錢,但實際情況中,根本執行不下去,村裏留守老人都説家裏沒有錢,你能有啥辦法?現在就是靠村辦企業拿錢在做村莊清潔。希望政府能有規劃,農村環境治理的錢該從哪來。”

  陳小川代表指出,廣東省財政安排8.4億元專項資金,推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她表示,在推進建設農村垃圾處理體系進程中,面對的情況十分複雜。有些經濟欠發達地區鎮、村兩級財政十分困難,村的生活垃圾由村集中運輸到鎮、鎮的生活垃圾由鎮集中運輸到縣的做法實施不了。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經列入今年的立法計劃,之後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將有法律依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