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賓士S級百萬豪車故障頻出 同是4S店維修費相去甚遠

  • 發佈時間:2015-03-13 09:23: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懸而未決多年的異味問題到E級車的發動機故障問題,再到百萬元賓士S級車的品質問題,隨著銷量的水漲船高,賓士被車主投訴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近日,上海車主王先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他于2009年花費近135萬元購買了2008款賓士S350L,更換過兩個機腳墊、整個進氣支管總成、剎車電子感應器等等零部件,變速箱故障更是導致無法挂檔,各種品質問題不斷維修費用接近20萬元。

  “只要是消費者購買的産品出現了品質問題,屬於汽車三包的範圍,經銷商和廠商就應該及時通過法律法規解決消費者受到的困擾,生産企業應該對消費者擔負起權益保障的義務。”有不願具名的業內專家表示。

  對此,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仁告訴記者,相關的法律法規本來就不是很完善,有法不依的情況也很突出,消費者要想得到保護很困難,導致投訴無門。

  百萬元豪車品質問題頻頻

  修理費近20萬元

  “我是在2009年3月份購買的2008款賓士S350L,當時花費近135萬元,一直都是在賓士的4S店做保養。行駛里程達到4萬公里時,發動機開始抖動,4S店維修時説機腳墊出現問題了。發動機有兩個機腳墊,變速箱有一個,總共三個需要更換兩個,花費2萬元左右,這個問題解決了。”來自上海市的王先生告訴記者。

  他表示,“行駛里程達到6萬公里時,發動機又開始抖動,這次是免費維修的。之後,發動機再次出現抖動的情況,4S店説進氣支管總成中的小零件壞了,技術人員説沒有配件只能全部更換進氣支管總成,自費2.5萬元左右。”

  百萬元豪車頻繁出現品質問題,頻繁跑4S店維修,讓王先生很鬱悶。“剎車電子感應器也因為報警問題換了兩次,一次花費6000元左右,CD機無故讀碟卡死至今無法使用,我也懶得去修了,還需要花錢。前軸方向搖臂也因為異響更換了。空調也是偶爾可用偶爾不可用,4S店技術人員説是控制調節器壞掉了,花費了幾千元。”

  前前後後維修多次,王先生花費的維修費用已經接近20萬元了。“我是相信賓士的品質才購買的,覺得豪華度也很高,最後出現這麼多品質問題,保養費用也非常貴。並且,進口車貶值很快。”他坦言,“找廠家投訴,客服人員説馬上去協調,再次投訴就説讓4S店聯繫解決,關鍵是4S店提供的是收費的維修服務,這是明顯的産品品質問題,不應該由車主買單”。

  同是賓士4S店

  維修費用相差甚遠?

  讓王先生最鬱悶的品質問題是變速箱出現問題,“變速箱是最嚴重的一次品質問題,去年11月份,早上開車挂不上檔,拖到4S店,技術人員説是變速箱的一個模組壞了,當時我的行駛里程是12萬公里,對方説需要花費3萬元左右。另外一家賓士4S店説可以打七折,我就換了一家4S店維修,花費了2萬元左右,省下了1萬元。”王先生告訴記者。

  這次的維修經歷,讓他意識到,儘量不要一直在一家4S店裏維修。“如果一直在一家4S店維修,你根本不了解汽車維修裏頭的事情,不同的賓士4S店,同一個品質問題維修費用也是不同的,多跑幾家或許就能省下不少費用。不少品牌業務員是通過維修拿提成,一般修車毛病小花費少,都不願意接待你。花費高,業務員接待都比較積極。”

  採訪中,王先生有些生氣。“變速箱是耐損部件,如果行駛里程超過了幾十萬公里,出現問題是可以理解的,我的車只有12萬公里。機腳墊同樣的道理,畢竟是橡膠産品,時間長了出現磨損很正常,只是行駛里程只有4萬公里就更換,這只能是品質問題。”

  針對王先生提到的問題,有不願具名的汽車技術方面人士告訴記者,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和車主的使用習慣也是有很大關係的,不過,對於上百萬元的賓士豪車,出現這麼多品質問題確實説不過去。

  之後,“一家修理廠的維修人員直接告訴我,變速箱問題一直是賓士S級的一個老毛病,不少車主因為4S店的維修費用過高來普通的修理廠維修,4S店花費至少2萬元以上,普通維修廠需要1萬元。”王先生表示。

  賓士上百萬元豪車因品質問題讓車主鬱悶的同時,不少E級車車主的發動機故障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廠商和4S店還是沒有解決問題,也沒有跟我溝通過,我的車還在4S店裏,放了好幾個月時間了。”來自天津市薊縣的車主趙先生向記者反映。之前3月5日,趙先生已經向本報反映了賓士的品質問題。

  廠商應重視消費者的困擾

  完善售後服務

  “如果賓士沒有給車主解決問題,只能説明廠商的態度有些問題,在危機公關、消費者權益的保障問題上,存在缺失。”汽車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張志勇告訴記者。

  當然,賓士車主沒有形成合力也是關鍵原因,單個車主的投訴,力度畢竟有限。

  不過,賓士的品質問題並沒有影響其在中國的銷量,依然保持“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態勢。2014年,奧迪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地區的銷量合計57.89萬輛,繼續領跑豪華車市場第一陣營。寶馬(含MINI)在華合計實現銷量45.6萬輛,同比增長16.7%,位列豪華車第二位。賓士在華實現銷售28.16萬輛,雖然從銷量上看與奧迪、寶馬相去甚遠,但是29.1%的增速為賓士增色不少,也大有趕超之意。

  對此,張志勇認為,真正受到産品缺陷困擾的消費者比例肯定是少數的。一個汽車品牌的銷量越大,越容易出現這樣的品質問題,銷量少一般出現問題的概率低。生産企業在産品生産過程中是存在“次品率”問題的,只要不超過一個比例就是可以接受的。銷量越高,市場上出現次品的數量肯定越大,被消費者投訴的頻率會越高。然而,很多人的車還是沒有問題的。“每一個企業在出現問題時的處理方式不一樣,有的企業磨磨唧唧,有的企業確實不願意解決,或者説對一些品質問題根本無能為力,解決不了,造成投訴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目前,我國在汽車方面的規定比較模糊,標準不是那麼詳盡,廠家容易鑽空子。同時,有法不依的情況非常突出,法律在執法過程中又被擱置被打折扣,這樣下來,消費者投訴遇到的阻力很大,維權很困難。”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仁告訴記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