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急功近利,DS在中國的原罪

  • 發佈時間:2015-03-12 21:30:5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何侖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兩年多前,DS剛剛進入中國之際,我寫了《DS大躍進,悠著點》,質疑DS到2015年建200家經銷店和銷售20萬輛車的“浪漫”和“宏大敘事風格”。如今,DS2015年的銷量目標已經變成了5萬輛,還有一説是2014年2.67萬輛的3倍——8萬輛,不到最初目標的一半。長安PSA負責行銷的副總裁蔡建軍調離,顯然與DS實際銷量與目標差距過大有關,但媒體出於對蔡建軍的尊重和好感,都沒有使用“下課”之類的貶義詞,因為誰都明白,DS的問題非蔡建軍之過。

  客觀地講,DS當時我稱之為“驚人的目標”實在是太離譜了。雖然我當初質疑這個目標,但我後來的預測也很離譜。記得2014年2月,在一個DS舉辦的媒體活動上我和時任長安PSADS品牌事業部總經理赫博打賭説:你們以前的目標是2015年20萬輛,現在今年的目標是5萬輛,我估計問題不大,到了2015年要是能有原先目標的一半——10萬輛,我請你吃飯,否則你請我如何?赫博答應了,現場還有記者拍下了我們成交的照片。現在看來,5萬輛成了2015年的目標,預測10萬輛也夠浮躁的,3年實現20萬輛壓根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是DS在中國最大的失誤,是戰略性的失誤,是此後所有失誤之母——它扭曲了所有DS品牌經理人的行為方式,急功近利、大幹快上的短期行為成了唯一選擇,進而扭曲了所有合理的生産計劃和行銷策略。這種失誤可稱之為DS在中國的“原罪”,蔡建軍只是贖罪者之一,未來會有更多。

  2012年6月DS正式上市一個月前的一天,包括蔡建軍、赫博在內的長安PSA領導層約網通社社長李安定和我就DS品牌的問題進行了溝通。作為媒體人,我們一致強調兩點:一是DS曾經是聲名顯赫的偉大車型,有很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如今新生代的設計也極富特色,且品質高檔,應該儘快成為一個獨立的品牌,要去雪鐵龍化,一定要把雪鐵龍人字形齒輪車標拿掉,以避免混淆;二是DS的品牌建設和銷量目標要循序漸進,先集中精力搞品牌文化傳播,講好自己的故事,同時做幾年進口車,靠原裝進口效應、高檔服務和精準行銷積累起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將來的國産車打好基礎。

  現在看來,第一點經過中方力爭已經實現,國産DS率先拿掉了雪鐵龍車標,今年6月,DS在全球都將採用沒有雪鐵龍標致的新車標;第二點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一個月後DS品牌上市、DS5上市與DS4上市三個活動一勺燴,三步並一步,或者乾脆説一步登天,早已是既定日程,是“大躍進”戰略的必然節奏,即便是最出色的經理人也回天無力。

  DS上市後,人們發現,無論是進口車還是國産車,其價格都與德係三高的同級車型相差很多,與中檔品牌同級車型過於靠近,以至於很多豪華品牌沒有將其視為競爭對手,而在歐洲,DS的價格水準與德係三高基本相當。這不是簡單的後來者通常應有的低姿態,而是品牌建設前戲不足、品牌溢價過低造成的一種無奈——只能以價格來搏銷量。

  但就是這樣有失身份的低價,也沒能給DS帶來預期的銷量,儘管DS的設計和品質足夠高檔。而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沒有這種看似有些急功近利的低價策略,銷量只會更為慘澹。這都是因為DS品牌在中國先天不足,品牌力比歐洲差遠了,品牌形象需要足夠的金錢和時間來精心打造,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樣,如果沒有蔡建軍兢兢業業的實幹、巧幹,DS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實際上,迄今沒有任何一個豪華車品牌能像DS這樣,在進入中國不到3年內使年銷量超過2.6萬輛。蔡建軍在業界口碑很好,且得到媒體的尊重,並非沒有道理。

  DS的另一個失誤是DS5LS這個名稱。明明是緊湊型的DS4的加長版,名字上加一個L也就罷了,非要把顯示級別的4改成5,往中型的DS5身上靠,試圖借5的高位效應吸引消費者,結果是弄巧成拙,消費者不怎麼買賬,更讓DS5不好做人。這是典型的為了使國産車儘快上量,釋放産能,而不顧品牌建設規律的招數,也是戰略目標過於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産物。

  所以,DS的問題不是管理層換人就能解決的,也不是非要弄個43210戰略(“4”為四倍有效經銷商運營能力;“3”為2014年三倍銷量;“2”為兩倍市場投入效能;“1”為從廠家到經銷商的所有政策連成一線,保證經銷商的利益;“0”為國産化兩年內收支平衡),而是首先需要中法股東雙方認真反省、重估和調整以往的中長期發展戰略,清洗“原罪”,改變那種的浮躁節奏,以品牌建設而非銷量為第一重點,根據中國國情,按品牌建設的規律,踏踏實實地做好新的企業和品牌發展規劃,否則新管理層也將難逃成為替罪羔羊的命運。

  (作者為《國際商報·汽車週刊》主編)

  本欄目與網通社合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