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透視榕水果售價背後的秘密

  • 發佈時間:2015-03-12 09:31:15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福州晚報記者 李永華

  新上市枇杷批發價僅每500克9元,超市零售價卻高達25.8元;水晶紅富士蘋果市場批發價每500克3.8元至4元,到了終端水果店卻賣到每500克8元……水果批發零售價差達1倍以上,有的甚至高達兩三倍,因此業內一直有水果銷售暴利一説。不少市民也在好奇:鬧市區店面的租金不菲,請人也要花去不少錢,水果店到底有多大利潤支撐?

  多數水果零售價高出

  批發價至少一倍

  蘋果每500克8元、草莓每500克6元、金黃芒果每500克17.8元……這是昨日福州晚報記者在多個水果店及超市問到的零售價格。隨後,記者又來到福州海峽果品批發市場了解情況。“蘋果120元一箱,共21公斤,這是甘肅的水晶紅富士蘋果,又大又甜。”一名批發商説,一箱蘋果折算下來,每500克只要3.8元至4元。此外,草莓批發價每500克3元,芒果每500克4.5元……通過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大多數水果的零售價為批發價的一倍。

  據了解,福州市區除了幾家超市、賣場的水果是由本部統一配送外,水果店的貨源超過90%來自果品批發市場。也就是説,物流費、損耗費等成本相對低,可這一點“優勢”並沒有體現在終端銷售環節。有人認為,除了必要環節的成本加價,水果零售價高與經營者所圖利潤高有很大關係。

  “俗話説‘水果不爛,賺千賺萬’,意思就是説如果水果不爛,賣水果的人就能獲得較大的利潤。”福州海峽果品批發市場一些批發商稱,而現實是水果不易保存容易腐爛,正是因為水果的這個特點,才拉大了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距,越容易變質的水果價差就越大。

  成本高損耗大銷售方否認暴利説

  水果從批發市場到零售市場的加價幅度是一倍甚至幾倍,而其中流通環節僅兩三個,那麼誰賺走了其中的差價呢?福州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其中,批發商、超市、零售店、流動攤位都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搞批發走的是量,薄利多銷,店租成本佔比不大,價格自然就便宜,現在同行競爭激烈,價格都很透明,不存在暴利一説。”福州海峽果品批發市場的批發商江先生透露,一些水果每500克賺兩毛錢都算利潤大。江先生説,現在水果批發商到手的毛利只有10%左右。他舉了個例子,現在到永春去收蘆柑,雖然每500克只要1元左右,但算上仲介人的費用再加上運費,每500克蘆柑的成本至少上漲0.2元,還需加上包裝等0.1元左右的費用。“我們批發出去是每500克1.5元,中間只賺了2毛錢,這都算是利潤大的了。很多外省水果和進口水果,路上運輸成本佔比很大。”

  水果零售價格高,超市是否盈利多?“水果銷售在超市利潤微薄,基本是用來帶動客流。”榕一家大型超市水果銷售負責人表示,超市大都在市區繁華路段,租金高,而水果進超市都要支付昂貴的進場費,還要貼牌包裝費,成本肯定比批發市場大大增加,而且水果容易腐爛,一旦積壓,商家就只能眼巴巴虧錢。批發市場都是整箱整箱發貨,而超市裏要任由消費者挑選,挑剩的水果只能降價處理或被扔進垃圾桶。

  水果專賣店裏水果價格並不比超市的便宜,他們是否賺走了大頭?在道山西路,不到50米長的一段路有兩家水果店,店面均不足10平方米。“現在水果不好賣,路邊擺個攤子還能掙錢,但要是開店,利潤就不好説了。”據女店主介紹,她的水果店每月租金3000多元,水電費要400多元,如果再雇人,就得賠錢了。水果的自然損耗大,有些水果隔半天就變質了,這也是影響水果店利潤的重要因素。“像這箱車厘子,上貨時沒注意,底下一半都是爛的。”道山路一家水果店主稱,如果趕上運輸問題或天氣不好,2.5公斤的車厘子可能要損失百分之二三十。此外,香蕉、草莓也容易壞,有時放上兩天就沒人買了,只能銷價處理。

  多個水果批零行業人士告訴福州晚報記者,如果店門位置好,客流量多,經營好的話,水果店毛利率應該可以達到20%至30%。“但也不存在暴利一説,現在水果店滿街都是,各零售終端競爭很激烈,消費者挑選多,水果店關門的也很多。”車載水果流動攤

  盈利的秘密

  不過,福州晚報記者在調查市場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超市、水果店水果價格高企的同時,另一種售賣方式卻號稱零售價與批發市場同價,這就是車載水果流動攤。

  “降價大甩賣”“賠本賺吆喝”……不少市民會發現,如今一些小區附近經常停著幾輛滿載水果的小卡車,這些開卡車的水果小販喊出的口號很讓人心動。經過對比,卡車上出售的各種水果著實可以稱得上物美價廉,每500克品相不錯的山東蘋果,小販的開價還不足5元,而在水果平價超市,這種蘋果每500克的售價至少是8元左右。超市裏每500克賣50元至60元的車厘子,車載攤販每500克賣30元。

  低廉的價格吸引了不少居民,卡車上的存貨有時一天就能賣空。號稱批發價,那麼水果小販們又從哪盈利?“車載流動水果攤販都是違規佔道經營,沒有店面租金、沒有開店成本,也無需繳納相關稅費,更不用交入場費、上架費等費用,成本上佔有較大優勢。”福州水果批發業內人士稱,和超市、專賣店等比,車載水果流動攤確實有成本優勢。

  “車載水果價格低,是因為他們直接從産地拿貨或從批發市場進貨,省去很多仲介環節。”海峽果品批發市場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批發商稱,車載水果如果是從批發市場來的,一般是批發商處品質較差的“打包”處理品,本身價格低,口感也差,很多是快腐壞的水果,如果是從産地進貨,則很可能是低等級的水果。

  此外,車載水果流動攤盈利的另一個秘密是在稱重上做“手腳”。“缺斤少兩是普遍的做法,虧本的買賣是沒人做的。”專門販賣電子秤的某業內人士告訴福州晚報記者,小販所使用的電子秤上有玄機,這種電子秤的鍵位比一般電子秤要多上一些,一般都是以數字或單價來標識,其實就是代表抵扣的重量比例,使用這種電子秤,小販最多能在重量上剋扣四成左右。水果價格低,賣得快,很多消費者以為撿到便宜,回家卻很少復稱,結果還是上了奸商的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