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古代科舉考場之最江南貢院

  • 發佈時間:2015-03-11 00:32:0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江南貢院是夫子廟地區主要建築群之一,秦淮河畔也因貢院、夫子廟的存在而一度繁榮起來,是中國最大的科舉考場。其鼎盛時期僅考試的號舍就擁有20644間,加上官房、膳房、庫房、雜役兵房等數百間,佔地超過30萬平方米,其規模之大、佔地之廣居全國各省貢院之冠,創造了古代科舉考場中國之最。

  江南貢院曾經佔地約30萬平方米,東起姚家巷,西至貢院西街,南臨秦淮河,北抵建康路,後只剩一個四合院式結構的樓宇,只作展示當時繁榮景象的博物館,內有一可感知貢院盛世時宏大的建築模型圖。江南貢院四週建有兩重圍墻,上面佈滿荊棘,以防夾帶作弊,故世人又稱其為“棘圍”。2009年,江南貢院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科舉考場。

  明遠樓是江南貢院內樓宇之一,樓宇層出不窮,作四方形,飛檐出甍,四面皆窗。位於貢院中盡,原是用來監視應試士子隊貢院考試匠行動和院落內執役員工有無傳遞關節的設施。“明遠”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的意思。樓下南面曾懸楹聯,係清康熙年間名士李漁所撰並題:“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余。”從聯中也可看出明遠樓設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門上懸有橫額“明遠樓”三個金字,外墻嵌《金陵貢院遺跡碑》,記述了貢院的興衰歷史,碑文最後嘆道:“今則婁百年文戰之場,一時盡歸商戰,君子與此,可以觀世變矣!”

  在清一代,科考共舉行112科;其中在江南貢院鄉試中舉後經殿試考中狀元者,江蘇籍49名、安徽籍9名,共計58名,佔全國狀元總數的51.78%。

  西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集鄉試、會試于南京的江南貢院舉行。

  明、清兩代,江南貢院不斷擴建,江南貢院已形成一座擁有考試號舍二萬零六百四十四間,另有主考、監臨、監試、巡察以及同考、提調執事等官員的官房千余間,再加上膳食、倉庫、雜役、禁衛等用房,更有水池、花園、橋梁、通道、崗樓的用地,規模之大,佔地之廣,房舍之多為全國考場之冠。

  清代初期,南京為江南省首府,故貢院一直沿用“江南貢院”之名。清光緒年間,科舉制度廢止,江南貢院停止開科取士。

  如今的江南貢院,已遠沒有當初宏大的規模,只保留了明遠樓,貢院碑刻等重要文物古跡,復建有考試時考生所用號舍40間,古時考生所用文房四寶、油燈、食品以及專門製作的電動模擬考生塑像。如今的貢院陳列館大門,就是當初貢院的中心明遠樓,它是貢院裏的一座四層小塔樓,這個坐落在秦淮河畔的小樓,是為了監視考生而建設,並是為考生提供考卷外幫助的服務中心。樓內有明清時期的碑刻20余處。樓後的至公堂,如今是貢院文化的主要展廳。唐伯虎、鄭板橋、文天祥、吳敬梓、袁枚、林則徐、施耐庵、方苞、鄧廷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陳獨秀等歷史名每人平均為江南貢院的考生或考官。中國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也出於此。

  現在,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成為了我國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國科舉考試製度為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它坐落在聞名遐邇的南京夫子廟地區原“江南貢院”遺址上。自隋朝以來,直至清末,中國的科舉制度存在了1300餘年,其社會影響十分深遠。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的宗旨即是廣泛徵集和展出有關科舉制度的實物和資料,研究這一制度在歷史上的得失和現實意義。同時該館又充分注意知識性、觀賞性、娛樂性的結合,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使科舉遺存在當代文化教育和旅遊事業中發揮作用。(本報記者史曉芳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