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委員:加快農業轉型升級不再追求糧食連增

  • 發佈時間:2015-03-10 10:24: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9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委員作大會發言,題目是《轉方式調結構加快“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

  錢克明説,由於“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我國糧食連續十一年增産,農民收入連續十一年快速增長,對社會經濟穩定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但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國農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今後我們不能再追求‘十二連增’,甚至‘二十連增’了,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的轉型升級。”

  為什麼不能再追求糧食連增,必須要加快推進農業的轉型升級?錢克明認為,一是資源環境透支嚴重,發展方式須儘快轉變,二是消費結構變化,産業結構需作相應調整,三是受國際市場影響加深,支援調控政策要進一步完善,四是增長動因改變,轉型升級具備一定基礎。

  “我國農業正在發生轉型,要順勢而為,主動調整發展目標、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改革,加快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升級換代。”那麼如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深化農村改革,錢克明給出以下建議:

  一是科學制定“十三五”目標,確保糧食安全。錢克明説,預測2020年我國糧食總需求約7.2億噸,最大産能約6.5億噸。但為了給調結構、轉方式、保生態留出空間,“十三五”可將糧食年産量保持在6.1億噸水準,不足部分通過進口補充,2020年糧食(含大豆)自給率可保持在85%左右。

  二是優化産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益。優化種養結構,增加動物性産品供應,逐步實現糧草兼顧、農牧結合、迴圈發展;完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推動産加銷銜接、一二三産融合;調整農業生産力佈局,推動區域佈局再平衡,減少原料和産品的往返運輸,降低成本,減少碳足跡。

  三是轉變發展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實現化肥、農藥使用數量零增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要全面推進標準化,提高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要構建新型經營體系,提高競爭力。

  四是調整政策目標,完善支援調控方式。錢克明説,我國目前農業支援政策目標是增加産出,政策導向是鼓勵農民加大投入。“今後政策支援力度要進一步加大,支援方向要實現‘兩個轉變’,即引導生産方式向更加節水、節肥、節藥、優質、安全、生態、高效的可持續方向轉變,引導經營方式向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組織化、資訊化的現代農業方向轉變,培養農民形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營智慧型’生産經營方式。”同時,錢克明強調要深化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完善市場調控體系;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