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機械化成糧食生産“主心骨”

  • 發佈時間:2014-11-27 03:32:1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在江蘇省“三秋”工作如火如荼進行時,在鹽城市最大的客運樞紐——射陽縣汽車客運總站,人流量整體平穩,沒有明顯增加。車站工作人員告訴筆者,近年來,“三秋”返鄉人員呈逐年下降趨勢,曾經浩浩蕩蕩的返鄉大軍,在今年已經基本看不到了。但是沒了足夠的人手,秋收的事情又有誰來幹呢?

  來到田間,筆者看到已經收割完畢水稻地裏還飄蕩著陣陣清香。機手老王告訴筆者,附近這幾百畝地的收穫以前全村上百號人光是收割少説也得2到3天,而現在由幾台機器、三五個人一天不到就幹完了。

  射陽縣是勞務輸出大縣,每年有數十萬農民工外出打工。近年來,隨著農機推廣應用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機補貼幅度不斷增強,許多農民購置了農機具,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生産的機械化水準,極大的提高了收穫效率。秋收以來,全縣共有各型收割機2000余臺投入秋收工作,共收穫水稻面積110余萬畝,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再也不需要那麼多壯勞力下地勞作了。據統計,2009年至2014年,全縣農機總動力從70.26萬千瓦發展到109.25萬千瓦,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達6.3萬人。

  江蘇省耕地6900萬畝,每人平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讓農民一家一戶購買農機,既不經濟,也不可能。常州市溧陽海斌農機合作社是常州市唯一一家獲“全國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示範點”稱號的農機專業合作社。“今年全社共投入收割機10台,拖拉機11台到秋收工作中,十來天內共搶收水稻6000余畝。”合作社理事長王海斌説到,“這要在以前,光是收割同樣面積的水稻就需要上千人花十幾天的時間才能勉強完成。而今年,我們全社總共24個人也是十來天就幹完了”。

  此外,海斌農機合作社還有效地轉移農村勞動力1100人,讓1662名外出務工人員安心工作。合作社把農機戶聯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體,採用合作社管理形式,減少了過去那種你爭我奪、降低作業品質等不良現象,和諧農機逐步彰顯。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步伐的加快,農村優質勞動力由第一産業向第二、三産業轉移,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現象日趨嚴重,糧食生産安全受到極大的挑戰。2014年,江蘇省農機部門積極引導農機服務組織不斷拓展農機服務領域和服務範圍,積極推廣“一條龍、保姆式”等便民服務形式,使農機作業服務由機收向機耕、機插、機播、機植保、産後加工、儲藏保鮮等領域拓展,實現了以農機服務為載體的農業規模化經營。

  常州市農業機械化水準處於全省前列,2013年水稻平均畝産達642公斤,糧食單産連續11年位居全省第一。其中糧食作物機械化水準在92%以上,處於全省前列。農業機械化不僅促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還提高了糧食品質,減少糧食損失。農戶們經過計算,農業機械化的使用,每畝按600公斤單産計算,每畝可減少稻穀損失18公斤左右,按1.4元/公斤計算,每畝可為農民增收25.2元。不僅如此,機械收割還可實現免落地脫粒,減少雜質,防止霉變,提高糧食品質。採用機械收穫後,作業效率與人工相比提高100倍以上,農業機械化水準有了提高,農機增收節支效益明顯,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

  江蘇省南通市從2012年起探索開展了“農民提供土地,服務組織全稱經營,收益協商共用”的“全託管”經營體系建設,有效解決了社會轉型期農村“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的突出問題。圓了許多老弱病殘力不從心,或外出打工無暇顧及的農民的“種田夢”。

  與其他地方相比,南通農民每人平均擁有土地少,呈“原子化”耕作,惜地種糧情結根深蒂固,這就加大了通過土地流轉實現要素優化配置的難度。將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從承包權中剝離開來,實施“全託管”,既保證了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兼顧了農民質樸的土地情結,又不影響農業規模經營,實現了家庭聯産承包“分”的優勢,與土地規模經營“統”的功能的有效組合,是“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新實踐。孟德富周樂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