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農業部詳解糧食增産:預計今冬小麥麵積略有增加

  • 發佈時間:2014-12-05 10:43:3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畢美家

  中國網財經12月5日訊 12月5日,國新辦就我國今年糧食生産形勢等有關情況召開發佈會,會上,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畢美家表示,今年我國糧食生産實現11連增,平均畝産提高0.2%。

  畢美家表示,中國是糧食生産大國,也是糧食消費大國。糧食的供給情況,方方面面都高度關注。今年的糧食生産經受了局部嚴重的自然災害、多發的生物災害、多變的市場環境等多重考驗,再獲豐收,實屬不易,這是多種因素同向作用的結果。

  一是重農抓糧勁頭不減。去年糧食實現“十連增”後,中央審時度勢提出構建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鮮明提出守住“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底線,進一步釋放了重農抓糧的強烈信號。各地各部門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具體部署,加力支援,增加投入。這是再獲豐收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今年,中央繼續加大糧食生産政策扶持力度,穩定並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支援科技興糧各項措施落實。就糧食政策而言,及早撥付農業“四補貼”資金,提高並及早發佈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及時出臺防災減災增産穩産關鍵技術補助政策。今年糧食面積16.91億畝,增加1174萬畝。特別是高産作物玉米麵積增加1137萬畝。這是今年糧食再獲豐收的重要基礎。

  三是科技服務指導到位。今年大規模組織開展糧食高産創建和增産模式攻關,整合推廣了58個區域性、標準化的高産高效技術模式,打造了一批高産高效示範區,示範帶動了大面積均衡增産。儘管今年局部地區受災嚴重,但今年全國糧食平均畝産仍提高0.2%,尤其是夏糧畝産提高3.5%,是近8年來單産增幅最大的一年。

  四是防災減災及時有效。在自然災害的防範上,各地整合推廣了一套主動避災的技術模式。比如,東北地區開展深松整地、水稻大棚育秧、玉米抗旱“坐水種”,黃淮海地區小麥播後鎮壓、澆越冬水、“一噴三防”等技術,防災減災的效果非常好。特別是針對今年黃淮、東北部分地區出現的嚴重伏秋旱,各地分類指導,推進科學抗旱,做到了重災區少減産、輕災區不減産、非災區多增産。在生物災害的防治上,對一些重點病害實施關口前移、科學防治,更主要的是大力推進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實現了“蟲口奪糧”。

  此外,儘管今年部分地區發生嚴重伏秋旱,但災害發生的範圍和程度接近常年,大部分地區氣象條件總體較好,未受旱地區和有灌溉條件的田塊增産明顯,也是糧食增産的客觀原因。

  相比之下,明年的任務更加艱巨。我部及早謀劃明年糧食生産,切實抓好當前秋冬種生産。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預計今年冬小麥麵積略有增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