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大公司漸成創業黃埔軍校

  • 發佈時間:2015-03-09 08:32: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白雪 彭博  責任編輯:羅伯特

  場子明明足夠大,但對百老彙這幫人來説,還是有點施展不開。

  活動下午4點開始,5點多已經沸騰。能容納500多人的餐廳有1000多平方米,本應綽綽有餘,但到場的450多人看起來更願意湊在一起。相隔30釐米的兩人説話基本靠吼,想往前挪一步就得蹭到三四個人。主持人在5平方米不到的主席臺上拿著話筒提高音量,“還有沒有人上來?”人群中擠出一個人跳上臺,“我是某某機構,主要投某某領域……”主持人湊過來拎拎他脖子上的胸卡挂繩,“有項目的同學們看這裡,戴紅色挂繩的是投資人,紅色代表錢……”

  這一幕發生在2015年百度離職員工組織“百老彙”的年度聚會上。據説,阿里巴巴的離職員工群“前橙會”同樣受到投資人追捧。騰訊離職員工群“南極圈”則直接商業化發展,定位為“創業投融資服務平臺”。

  在2000年左右的網際網路浪潮裏發展起來的一批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裏,像“黃埔軍校”一樣,成了人才輸出的大戶。

  投資人路演像集市賣東西

  前百度員工豐俊文第一次參加百老彙年會,走進來時,正趕上那場“像集市賣東西”一樣的投資人路演。他萬萬沒想到現場“會那麼混亂和失控”,“原以為是個班級聚會,結果全年級的人都來了。”

  他的驚訝沒能持續3分鐘。一回頭,他看見幾個熟人,説句“啊!你也來了”,再説句“你現在在做什麼”,就進入了舒坦暢快的聊天。

  這是典型的“百度式社交”,簡單、直接、沒有客套、不繞彎子。兩人對話,説到某人的項目。一個説“啊,你做的這個太爛了”,對方也不兜著,“是啊,但現在有哪個項目不爛的?”

  豐俊文2010年從百度離職,2011年開始創業,是移動應用一站式後端雲服務LeanCloud 的聯合創始人及CTO(首席技術官)。年會過後沒幾天,LeanCloud和百老彙成員、短信供應商多盟達成了合作。通過百老彙,在微信上加個好友,豐俊文又和雲片網談到了價格更優惠、使用方式更靈活的服務。

  年會那天,劉繼漢4點整就到場了,“對就打算多見幾個人的創業者來説,現場亂不亂,吃不吃得飽,都可以忽視。”作為一個創業者,他諳熟那種“創業者像猴子一樣在臺上跳,投資人坐在下面看”的場景。劉繼漢深知這場罕見的投資人路演的價值,“更難得的是,上去路演的大多是投資機構裏合夥人級別的人,而非一般的投資經理”。

  劉繼漢2014年12月離開百度創業,目前已進入A輪融資階段。在百老彙年會上,這個新晉CEO展示了項目,結識了許多VC(風險投資人),“當時找我的就特別多,挑了幾個在細聊,(他們給的錢)基本上都能達到預期。”

  馬堯從廣州飛來北京參加這次年會。他2004年進入百度,2007年離職創業。參加完年會後,找過來的投資公司和合作夥伴明顯多了,而且效率很高,“忽略了相互試探的階段,快速進入談實質內容的節奏”。

  百老彙組織者陳楓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目前百老彙有近萬名成員,百度係的創業公司有200多家。2015年百老彙年會,志願者通知了16個創投機構,結果來了30多個。

  匯聚在這個平臺上的人脈資源,剛剛開始展現能量。

  “萬能的百老彙。”51社保網創始人胡萬軍告訴記者,百老彙成立了微信群,群裏經常提這句口號,“比如有人想找E代駕合作,群裏吼一聲,就有人把E代駕的高管介紹過來。”年會那天,胡萬軍派了五六個人來當志願者,當晚就收到了30多家企業的報名訂單,隨後幾天還陸續有新的訂單找來。

  沒有人預測到今天。

  百老彙成立於5年前。2010年,陳楓從百度離職,“閒得沒事”,想見見老朋友,但“不是他出差就是她有事”,乾脆成立了一個群方便聚會。從朋友拉朋友開始,百老彙的組織者們“沒想到”,成立第一個季度就聚集了300多人。

  滿世界都在談網際網路,聞到的味道都一樣

  隔著時空,很多事情變了。

  15年前,北京郵電大學通訊係研究生三年級學生王嘯,通過高校BBS論壇看到了一家名叫百度的創業公司。後來這個公司租下北大資源賓館1414和1417兩間套房當辦公室,成員李彥宏、徐勇、劉建國、郭眈、雷鳴、王嘯和崔珊珊,“都是身懷夢想的人,有一樣的信念,要做出最好的産品”。

  11年前,中南大學物理學院電信專業畢業生胡萬軍進入百度總部時,公司有224名員工。工號為348的項目經理胡萬軍,在位於北京西四環理想國際大廈12層的一些企業軟體討論會上,不時遇到7號員工、企業管理軟體總監王嘯,討論項目如何操作。

  當年的創業公司百度如今已經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中的巨頭,有4.5萬多名員工。離開百度的員工總數約6萬人,胡萬軍2009年投身創業大軍,王嘯2011年離職成立九合創投,做起了天使投資。

  有些東西似乎又沒有變。

  和15年前很像,如今的中國又開始瀰漫著一種躍躍欲試的創業氛圍。“這和我2000年來北京時很像。”陳楓説,好像滿世界都在談網際網路,“聞到的味道都一樣,興奮、機會、風險,和對金錢的慾望”。

  胡萬軍從“變得越來越規範的”大公司離開,想要“自己做一些事情。”王嘯則成了聊各行各業各種項目的、“不斷思考和學習東西”的天使投資人。2014年,在西二旗附近的一個茶館裏,胡萬軍和王嘯談項目,“談了10分鐘,基本上就敲定了。”胡萬軍説,事先準備好的PPT都沒用上,王嘯領投了51社保。

  移動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熱潮,給隔著時空的中國帶來了相似的衝動。追逐夢想的人們也許換了個身份,但依然身處其中。和15年前不同,如今基於大公司的創業生態圈開始展現出某種能量。

  在王嘯看來,2000年左右發展起來的中國第一批網際網路公司,或多或少都是因為有個夢想而去創業的。想要平等的溝通、自由的交流,不畏權威、挑戰權威、顛覆權威,年輕人桀驁不馴,懷著“我就看不上大公司,我就要做一點更牛的事”的念頭……“這個種子,來自矽谷的創業文化。”王嘯説。

  彼時,中國的網際網路基礎條件和網民基數遠遠落後於美國。中國網際網路創新一度是C2C,“Copy to China”(複製到中國)。然而,在當下的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中,市場足夠大、軟硬體條件都具備的中國,迎來了新的機會。

  中關村新文化促進會會長夏穎奇用“Spin off”來形容從各大網際網路公司中派生出創業者的現象。他解釋説,“Spin off”就像是在打陀螺時甩出小顆粒一樣,在快速旋轉的物體中,不斷剝離出小事物。“這一點中關村和矽谷很像,會由一些發展壯大的大公司中,派生或者衍生出新的創業公司”。

  “中關村創業者的夢想都挺大的。”王嘯説,他想不清楚一種文化從什麼時候開始影響自己,但他感到,已經被網際網路文化潛移默化。“我就覺得創新、自由都挺好的,我就覺得應該有創業的夢想,應該去顛覆那些東西,那些無效的、沒有價值的、被控制著、被壟斷的資源。”王嘯説,“如果我是北郵的學生,或者去了國企工作,我不可能有這個想法。我也想不清楚是為了什麼事,讓我有了這種想法,但肯定不是別的公司,只能是在百度,只能是在網際網路。”

  離職員工創業圈的價值

  與百度和百老彙的關係類似,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巨頭某種程度上都變成了創業的“黃埔軍校”。騰訊有“南極圈”、“單飛企鵝俱樂部”,阿里巴巴有“前橙會”,網易有“離易”,金山有“舊金山”,等等。

  這些大公司如何看待員工離職?

  陳楓説,2010年百老彙剛成立的時候,和百度並沒有什麼聯繫,“我們玩兒我們的,他們玩兒他們的。”從2013年起,人力資源部門的員工關懷部,開始和百老彙聯繫,先是看看有些“老百度”要不要回去。後來聯繫越來越多,雙方開始聊“合作的可能性”。百老彙方面也很支援,畢竟百度“是娘家,是親戚”。

  網際網路企業的開放心態讓很多外人難以想像。

  一個例子是,劉繼漢在離職前,找到一個副總裁級的領導,“讓他幫我判斷這個事能不能幹”。對方聽完不僅認為項目可以幹,還表示“可以投點兒錢”。

  事實上,對很多百度人來説,劉繼漢的經歷很正常,“出來創業很正常,如果項目好,給他投點錢也很正常”。

  2015年百老彙年會,“百度七劍客”裏去了郭眈、雷鳴、王嘯3個人;百度作為“娘家”,贊助了書包和玩偶;李彥宏還專門委託兩名高管到場問候。在陳楓看來,這讓很多人覺得溫暖,“Robin(李彥宏)是很有感情的一個人,不太擅長表達自己,但心裏面有朋友”。

  怎樣面對這類大公司離職圈的勢能?

  阿里巴巴離職組織前橙會北京負責人黃海軍也參加了百老彙聚會,“有點兄弟社團的感覺”。在他看來,BAT這樣的離職員工在大平臺工作過,對行業的理解、操作能力和組團隊能力強,普遍受到投資圈的重視,“前橙會搞活動,請來的投資人也都是合夥人級別的。”另一個“兄弟社團”、騰訊的“南極圈”則定位成創業投融資的服務平臺,通過公眾號不斷發佈騰訊離職員工創業、招聘、融資的相關資訊。

  自始至終,百老彙一直拒絕商業化發展。

  這個平臺沒有全職工作人員,平時的活動由30多名自願報名的義工負責組織,所有活動AA制。2014年,好幾家知名機構試圖投資“百老彙”,將其打造成商業化運作的人脈平臺和商業孵化器,都被陳楓婉言謝絕。

  2015年年會,每個人算下來要交300元——參會的百老彙成員、投資人、甚至百度公司派來的兩名高管,都要交這300元。“我們想拿點贊助,就是打個電話的事兒。”陳楓説,但其實誰也不缺那300元,拿了贊助,很多事情反而複雜了。年會上很多創業企業提供了自己的産品作為禮物,也有創投企業帶來禮品用於抽獎。有創投問,給了贊助,那300塊錢還要交麼?陳楓説,要。

  “百老彙是個去中心化的組織。”陳楓説,AA制意味著自願主動,大家的關係不是賓主,而是互相平等。在其他地方,企業高管和創投大佬每個人都會有位置坐,CEO帶著助理,每個人衣冠楚楚,説些不鹹不淡的話。但在百老彙沒有這一套,沒有議程、座位,更沒有義工電話邀請通知。搞聚會,就公開發出時間地點,誰願意來,就AA制,進了場子沒人招呼。

  “這恰恰是百老彙存在的價值。”陳説,在最近的一次內部討論中,大家達成的共識是永遠不商業化,只做公益平臺。

  前同事們這樣聚在一起,讓老闆怎麼想?

  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有這麼多人,離開這麼多年,還願意跟百度聯繫起來,這是很好的。“我們內部有些看不到的東西,跟他們聊一聊,也會有啟發,所以我很支援百老彙的發展”。

  在他看來,從百度出去的創業者對行業的看法比較獨到,和他們當年在百度的工作經歷也有關。百度和外面的投資者一樣,關注著這些百度係的創業項目,“我們投資過、購買過,這裡機會很多”。

  2015年春節,百度給許多離職員工發去了短信。百度還曾通過百老彙,給許多離職員工發去一套明信片,“一份來自老東家的深深問候”。

  這套明信片,是百度總部位於北京西二旗的樓群。陽光照進樓群,投射在嶄新而空寂的桌椅上,上面寫著“這裡有最自由的空間,最廣闊的舞臺”;樓群外的玻璃幕墻倒映著藍天白雲,上面寫著,“我們用技術改變網際網路,改變世界”、 “相濡以沫、不忘江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