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新挑戰 財政部長為啥最傷腦筋?

  • 發佈時間:2015-03-07 08:5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3月7日消息(記者初日 陳蕾)據經濟之聲報道,今年兩會的多場記者會中,“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的這一場,關注度很高。一方面,國家和百姓的錢袋子牽動人心,另一方面,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一向不回避尖銳問題,對於他的回答,各方都很期待。昨天的發佈會上,財稅領域的熱點問題,得到了怎樣了回應?

  樓繼偉:今年赤字率要擴大,赤字多少才安全?

  樓繼偉部長開場就説,財政工作事無巨細。預算的英文表述是“budget”,本義就是 “公事包”,來參加記者會他就了一個大包。

  包裏到底裝了些什麼?大家最想了解的應該是:新常態下財稅政策如何發力?樓繼偉自曝賬本,他説今年的實際赤字率將比政府工作報告寫的2.3%,還要高。

  樓繼偉:調入了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有1124億元結轉資金用於今年的開支。去年地方債務的還本部分是993億元。這些支出如果按當年的收支差額計算赤字率的話,實際上差不多是2.7%。

  財政赤字,説白了就是花的錢比掙的錢多,但是,樓繼偉説,赤字規模大,對支撐經濟的發展、抵禦下行壓力,將發揮重要作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解釋,財政赤字率在3%以內,就能提振經濟。

  劉尚希:現在我支出擴大意味著需求擴大了,比如擴大政府投資,形成項目,形成採購,企業生産的東西就有了市場,能夠穩增長。

  樓繼偉:今年財政政策將適度擴張,擴張的度是什麼?

  有一個細節,記者提問時説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而樓部長回答時説的是“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那麼,怎麼理解這個“適度擴張”?國務院參事、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總結了三個方面。

  劉桓:減稅啊,要承接去年以來的對中小微企業的減稅政策,還有營改增,都要給企業減稅;第二個地方債,新的預演算法地方根據需要可以發地方債;第三個就是要擴大民生方面的支出。

  樓繼偉:地方債風險可控、可治,藥方效力有多大?

  預演算法修訂後,地方可以通過正規途徑舉債。不過,很多地方已經債臺高築,舊賬怎麼解決呢?樓繼偉開出藥方,他説,地方債可以通過三種方式逐步消化:

  樓繼偉:一方面,轉為所謂“PPP模式”,就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和經營基礎設施包括其他事業的方式,轉為企業債。另外,對一部分完全公益性的平臺借的地方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予以承認。一些由銀行貸款形成的歷史債務,如果融資平臺的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要採取一些過渡性的辦法逐步解決。

  有評論説,這是財政部第一次如此完整的闡述了地方債的解決思路;也有評論説,關於地方債,中央給地方開了口子。中國國際交流中心研究員馬慶斌認為,這些措施為解決地方債提供了更成熟的路徑。

  馬慶斌:一方面四處再喊地方債有壓力,另一方面你會發現大量社會投資也在四處尋找投資項目。實際上只要項目好,大量社會資金特別積極要參與。

  樓繼偉:簡單提高個稅起徵點不公平,個稅改革今年從哪開刀?

  説完“家國大賬”,再來算算“百姓錢袋”。個稅起徵點要提高的呼聲不小,今年會有實際動作嗎?樓繼偉回答:簡單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並不公平,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稅制改革。

  樓繼偉:個人收入5000元一個月,日子可以過得不錯,如果有撫養、有贍養,那麼日子就很艱難。個人所得稅面臨著稅制不合理的問題,對此進行改革,改成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

  個稅改革不從起徵點的調整著手,今年會從哪開刀?劉桓認為,今年將著力於兩點,一是建立個人徵信體系,二是高端收入人群試點財産申報制。從更長期的改革趨勢來看,以家庭為單位徵稅會是改革方向。

  劉桓:只有按照家庭贍養人口的不同情況分別確定扣除額,這才是科學辦法,但基本前提大家要配合,進行稅務申報。

  地方債、個稅調整、三公經費、營改增,財政部長為啥最傷腦筋?

  昨天持續了78分鐘的記者發佈會,財政部長樓繼偉部長一共回答了16個問題。開放、坦誠、專業,乾脆,樓繼偉延續了一貫的作風,有很多評論認為這是他自信的表現。不過,地方債、個稅調整、三公經費、營改增等熱點問題集中,有沒有讓財政部長最傷腦筋的問題呢?來聽樓繼偉的回答。

  1、節省的三公經費都去哪了?

  樓繼偉:中央財政去年“三公”經費是71億多,比前年減了8億,至於中央減下來的8個億,收回總預算平衡。

  2、老百姓交的水、電、油的附加費有法律依據嗎?

  樓繼偉:現在在水費和電費上確有一些附加收費。目前保留的,都是有依據的。

  3、稅收法定2020年能完成嗎?

  樓繼偉:按我的理解,在2020年以前應當完成。財政部只是提出了一個時間的建議,但主導不是在財政部,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

  4、營改增什麼時候擴大到房地産行業?

  樓繼偉:其實是我最傷腦筋的一個問題。最難的是不動産業轉成徵收增值稅。因為很難,我不敢跟你説哪天能出來,反正今年得出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