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環保部:63家環評機構頂風違規被查處

  • 發佈時間:2015-03-07 07:09: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王碩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天,環保部通報了近期開展的對全國環評機構及從業人員專項執法抽查和公眾舉報核查結果—63家建設項目環評機構和22名環評工程師被查出存在問題。

  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説,今後,環保部將進一步加強環評機構監管,所有具有環保部門背景的環評單位全面退出建設項目環評市場,徹底解決“紅頂仲介”問題。

  根據通報,環保部對從業行為不規範、工作品質差的吉林省興環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等41家機構限期整改3至12個月和通報批評;對提供虛假資質申請材料的濟南大自然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等8家機構不予批准環評資質,且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對環評工程師數量達不到要求的通化市環境保護研究所等14家機構取消環評資質和縮減評價範圍。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源頭預防建設項目污染和生態破壞的一項重要環保法律制度,而環評機構編制的環評文件是環評制度有效實施的重要技術支撐。新修訂的環保法特別增加了對環評機構弄虛作假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法律責任。

  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表示,近兩年來,環保部分五批處理了159家違規環評機構和169名從業人員,但一些機構和從業人員仍不汲取教訓,頂風違規從業。這些行為不徹底剷除和杜絕,將影響環評制度有效性,危害環保事業,威脅環境安全,破壞社會誠信。

  程立峰説,環保部將進一步加強環評機構監管,例如,要求所有具有環保部門背景的環評單位全面退出建設項目環評技術服務市場,徹底解決“紅頂仲介”問題;修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嚴格規範從業行為,授予地方環保部門對環評機構更大的監督管理許可權等。

  >>背景連結

  環評領域腐敗頻發

  2014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中央第三巡視組對環境保護部開展了專項巡視。2月9日下午,巡視組向環保部反饋了專項巡視情況。據巡視組通報,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方面問題突出:未批先建、擅自變更等環評違法違規現象大量存在,背後隱藏監管失職和腐敗問題;有的領導幹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者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牟利;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紅頂仲介”現象突出。

  據介紹,截至2011年底,我國有各類環評機構1162家,環評專職技術人員近40000人,其中環評工程師9000余人。這些人承擔著全國所有的項目環評、規劃環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