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協委員關注三農:要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3-04 1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常理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4日訊 (記者 常理)“創新農業經營主體,實際上就是解決誰來種地問題。”全國政協委員、農工廣東省委員會副主任吳鴻認為,由於我國農村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準參差不齊,使得我國農業經營主體必然呈現出多元化、混合型的發展格局。

  目前,我國農業經營主體的類型大致有: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及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等。這些模式都有著自身的發展特點與局限性。“因此,要因地制宜,規範好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為各主體提供政策、資金上的支援,提供優質的服務,促使各類主體健康發展。”吳鴻認為。

  “增加農民收入,確保中國主要農産品的有效供給和糧食安全,走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就要創新農業經營主體。”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院長韓魯佳告訴記者。

  她認為,創新農業經營主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品質。而手段之一就是要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提高機械化水準。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創新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農業生産力水準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水準跟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歐美等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基本普及。而我國的現狀是,小麥的機械化水準略高一些,但是其他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機械化水準還很低,這制約了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以及農民的增産增收。

  韓魯佳表示,提高農業機械化水準首先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多研發一些先進的、適應國內農業發展環境的裝備設施。其次,要促進農機和農藝全程化、一體化融合,多開發適應機械化作業的品種,優化農藝的流程和制度,加快推廣增産增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機化技術。

  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霍學喜則認為,創新農業經營主體要提高農民素質,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使之向新型職業農民轉變。

  “目前,我國有一大批的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科技示範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等,需要將他們進行創業培訓、市場指導,培養成農村發展致富的帶頭人。” 霍學喜告訴記者,同時,要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擴大免費政策覆蓋範圍,組織多種形式農業技術培訓,培養大批農村適用專業人才。

  此外,還要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為集中利用財政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強化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支援。建立土地流轉農業項目優先制度,並重點安排項目資金,增加對新型經營主體的直接補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