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記者手記:香港“購物天堂”美譽需要共同維護

  • 發佈時間:2015-03-03 17:35: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香港3月3日電(記者 顏昊)大年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香港結束了春節假期,開始上班。內地的七天長假也已臨近尾聲,但人們似乎還不願走出假日時光。在香港銅鑼灣的購物商圈,滿街滿巷內地口音的遊客,大包小袋提在手裏,疲勞和興奮都寫在臉上。

  相似的場景年年出現,今年卻有些許異樣,讓歡樂購物的內地客心頭不時蒙上陰影。

  春節前後連續三個週末,香港少數激進人士在靠近香港與內地邊界的地區發起所謂“反水客”行動,圍堵、指罵內地遊客並與警察發生暴力衝突。這樣的事件經過媒體傳播到內地,一度讓許多打算春節來港“血拼”的人産生猶豫。

  直到除夕,記者依然接到一些內地親友發來的微信:“香港還能來嗎?安不安全啊?真的很歧視內地人嗎?”這種擔心似乎引發了蝴蝶效應,春節期間內地來港“個人遊”遊客數量罕見地出現下跌。

  赴港“個人遊”數量出現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對於大部分沒來過香港以及對香港沒有特別偏好的內地人來説,此類負面資訊的傳播可能令他們感到,香港並非出境遊的首選目的地。

  春節期間,記者帶著內地親友在港觀光,特別留意了一下香港本地居民和商家的態度。記者帶著幼子趕公交車,本地阿姨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善意地主動讓座;在公園裏,一位女士耐心地“教育”記者不要讓孩子亂跑以免危險。街邊問路,本地阿伯連説帶比劃,努力用不太靈光的普通話為記者“指點迷津”。

  在銅鑼灣時代廣場對面,有一家莎莎化粧品店,因為設在大廈二層,店家特意在樓下安排導購員,用普通話高聲招徠顧客。店裏操各種內地方言的顧客熙來攘往,售貨員忙碌地穿梭其間,粵語、廣東話輪番上陣,熱情招呼每一位客人。

  當然也有令人不快的經歷。在一家大型商場,售貨員熱情地向記者推銷失敗後,臉色明顯變得十分難看。一位計程車司機一聽記者是內地口音,沒好氣地用廣東話抱怨目的地太近。

  現實的經歷很難説哪些是對內地人的“排斥”,更不能由此斷言香港本地人不歡迎內地遊客。畢竟,指罵內地遊客的激進分子是少數。真正令記者擔心的是,在香港發生少數人發起的針對內地客的過激行為後,一些非理性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瘋轉,這種輿論氛圍無助於兩地交流和共同發展。

  自2003年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以來,來自內地的遊客人數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為香港旅遊業與零售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2014年,香港接待遊客總量約6080萬人次,其中包括“個人遊”在內的內地旅客就高達4700萬人次,佔比超過四分之三。內地遊客的消費對香港商業、旅遊業的貢獻舉足輕重。

  赴港內地旅客人數不斷增加,香港本地的接待能力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餐館平時到了飯點本就人滿為患,一遇到春節、國慶節等內地“黃金周”假期,香港的餐廳服務不夠週到、上菜比較慢也是很無奈的事。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經著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接待能力。今年將在落馬洲建成一處新的購物中心,落成後每天能容納3萬人次,緩解客流壓力。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認為,香港若以現代化旅遊管理模式發展規劃邊貿城,可有效控制旅客流量及各區的接待能力,既帶動香港經濟,也保障本地居民生活空間。

  獲得良好的出行體驗,建設與管理是一方面,遊客的文明素養也非常重要。在一間大型商場的上行扶梯處,記者看到,一位操普通話的男士站在樓下高聲喊叫,與上一層樓的一位女士商量一會兒到哪會合,扶梯上緩緩上行的人們紛紛對其側目而視。

  對於內地遊客來説,要遵守約定俗成的文明規範,同時注意入鄉隨俗。車廂裏大聲喧嘩、景區不排隊到哪都不受待見。乘坐手扶電梯靠右側站立留出左側通道,香港居民就十分在意。

  香港素有“自由港”“購物天堂”的美譽,世界各地商品雲集競銷,大街小巷遍佈特色美食佳肴,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等大型娛樂設施,以及遍佈各區的郊野公園,常年吸引內地遊客前來旅遊、休閒。

  回歸以來,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相互扶持,互利雙贏。香港借助CEPA、個人遊、人民幣離岸業務等措施,維持良好發展勢頭,同時也成為內地省份“走出去”的重要門戶。兩地居民在交往中均應換位思考,照顧到對方的感受,互相體諒、尊重、包容,共同分享香港“購物天堂”的便利,共同維護它的美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