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內券商加速海外佈局

  • 發佈時間:2015-03-03 05:28: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兩起內地券商龍頭的並購體現出佈局香港資本市場、加快國際化步伐的戰略意圖

  2月27日,中信證券發佈公告稱成功收購崑崙國際金融集團有限公司60%的股權。而此前不久,光大證券剛剛宣佈旗下子公司收購新鴻基金融集團有限公司70%股份。“光大證券並購新鴻基和中信證券收購崑崙國際均體現了內地券商佈局香港市場的意圖。”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如此評價。而長期從事投行業務的金融分析師譚水梅則認為,這兩起並購是國內金融企業加快國際化步伐、加速進行海外擴張及資本輸出的一個縮影。

  並購利好內資券商

  2015年2月1日,光大證券的全資子公司光證金控以40.95億港元收購新鴻基持有的新鴻基金融集團有限公司70%股份。本交易交割後,新鴻基金融集團將成為光證金控的控股子公司及光大證券的間接控股子公司。

  新鴻基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是新鴻基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業務範圍包括經紀業務(主要含股票及期貨)、財富管理、保證金融資、資産管理、資本市場銷售、資料研究及杠桿式外匯交易等業務。此次收購是將近5年來內地券商首次完成對香港本地大型券商的收購。

  此次收購的達成,一方面,有利於光大證券擴大在香港的業務開展,另一方面,在資本市場不斷對外開放的進程中,有利於提供跨境産品,提升客戶服務能力。未來光大證券將擁有A股和H股兩個上市平臺,有利於公司提高多渠道融資能力。

  中信證券並購的崑崙國際金融成立於2010年11月,註冊資本4000萬港幣,主要通過紐西蘭、澳大利亞及香港地區的辦事處專為海外華人及日裔群體提供一系列金融産品及服務,其核心業務是提供杠桿式外匯及其他交易,也提供現金交易及證券交易轉介服務等其他金融投資服務。

  中信證券收購崑崙國際金融,有利於其拓展FICC業務線。從國際投行經驗來看,2011年至2013年FICC業務分別佔高盛總收入的31%、29%和25%。業內預期證券公司第二批外匯業務牌照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放開,中信證券很可能取得外匯業務資格。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加速推進,外匯和期貨業務未來潛力巨大。

  國際化是發展趨勢

  內地券商長期以來一直謀求海外並購,制定國際化戰略意圖。早在2009年,海通證券收購香港大福證券,成為內地企業收購香港上市券商的首例。2014年光大證券明確提出了“積極推進國際化,實現境內外一體化”的戰略目標,力求依託香港地區資本市場平臺,佈局海外市場,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跨境服務。作為國內券商龍頭的中信證券,其國際化戰略意圖早在2007年就已顯露。“當年因美國次貸危機與貝爾斯登合作夭折之後,中信證券與美國投資銀行Evercore Partners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開展中國與海外市場之間的並購諮詢服務;之後又與法國農業信貸集團簽訂戰略協議,在全球開展經紀及投行業務。國內券商若想借鑒海外金融機構成熟的運營經驗,實現跨越式的發展,海外並購當屬明智之舉。”譚水梅向記者介紹。

  “內地券商海外並購不僅僅是證券公司的意思,還體現了資本市場國際化戰略。內地券商佈局香港資本市場,將增強中資話語權。目前券商龍頭佈局香港體現出超前戰略意識,向海外進軍的步伐已經邁出。”李大霄向記者介紹。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劉江濤告訴記者:“金融機構走出去有利於增強我國經濟影響力和人民幣國際化趨勢。相信以後類似的並購會不斷發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