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高寒冷浸地變熱土

  • 發佈時間:2015-02-28 05:06:3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好個野馬川,水冷海子寬,吃的麻洋芋,披的爛氈衫。”春節期間,《經濟日報》記者一到雲南曲靖市會澤縣待補鎮,鎮扶貧辦主任范有平就念起了當地群眾早年編唱的這支歌謠。

  現如今,當地群眾開始傳唱“好個野馬川,特色路子寬,喝著瓶子酒,穿著羊毛衫”的新版歌謠。

  據待補鎮文化宣傳中心主任劉少奎介紹,會澤地處滇東北烏蒙山主峰地段,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屬於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核心區,現有貧困人口43.85萬人,幾乎佔全縣人口一半、整個烏蒙山片區38個縣區貧困人口的十分之一。2009年,全鎮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298元,2014年,則達到了7539元,比全縣平均水準高出1500多元。

  記者來到待補鎮咩則村,用3天時間走訪了七八戶人家,跑了大半個村莊,選取了3個場景來記錄這個山村的生存面貌。

  鏡頭1:趙順有返鄉創業

  村委會不遠處有一所希望小學,學校對面有一家在村裏還算得上有規模的超市。

  41歲的老闆趙順有正在超市裏忙著給村民結賬。面積100多平方米的超市裏,貨架被擺得很滿,商品應有盡有。看到記者來了,趙順有主動和記者搭上了話。

  “我是異地搬遷扶貧啟動時從距這裡2公里的山腳村搬過來的,這裡條件比那兒好多了。”趙順有説,他在經營超市之餘還幹些包工的雜活兒,另外家裏還有20多畝地,去年趕了“時髦”,種上了瑪咖。

  趙順有對自己目前的生活較滿意,“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嘛!原來打工收入還行,現在回來了收入也沒減少。現在本地的活兒也多了,大家手頭有些積蓄,修房、搞裝修,我有些時候還忙不過來。”

  村委會副主任金天志告訴記者,“像趙順有這樣‘返鄉創業’的農民在咩則村不算多,全村3014人,勞動力有1375人,常年外出務工的就有1097人。近年來,在外積累了資金、技術、經驗的回村創業的在陸續增加。”

  鏡頭2:王國飛種了瑪咖

  第二天早上7點,天剛亮透,田間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在待補鎮興發養殖場裏,記者見到了王國飛。目前豬肉價格較低,王國飛對養殖場賺錢沒抱太大希望,相反,養殖場後面的80多畝瑪咖成了他的“心頭寶”。

  前年,王國飛開始嘗試小面積種植瑪咖,在海拔更高些的鄰村租用了60畝地,有了40多萬元的效益。去年,他又騰出85畝多苗木基地種植瑪咖,又在隔壁鄉鎮駕車鄉租了480畝地,準備全部種上瑪咖。他希望鎮上能多搞些種植瑪咖的輔導,“如果再幫助聯繫收購瑪咖的客戶是最好的了!”

  “按照目前的行情看,一畝地能有1萬多元的利潤。”説到這裡,王國飛臉上又露出了笑容。當我問起對於未來有沒有什麼規劃與暢想時,王國飛想了想,“將來待補鎮是要發展旅遊業的,我準備把我的這百畝地搞成生態農莊,再在旁邊的小河裏搞點特色養殖,我覺得應該有不錯的前途。”

  在王國飛地裏幫工的村民朱巧珍告訴記者,現在她每天到地裏“上班”,幹7到8個小時,工錢60元,隨時結賬,一年能掙3000多元,加上養豬、喂牛,也有1萬多元收入。她還説了村裏一些人的想法,“如果王國飛能擴大種植面積,或者政府能多扶持些他這樣的老闆,我們打工的時間可更長些,有更多的人能多掙些錢了。”

  鏡頭3:楊支書惦記搞活經濟

  第三天,村支書楊興穩回到了村裏。記者在村莊旁邊的咩則河邊見到了他,他正到地頭查看農戶的瑪咖管護。

  他指著被沖毀的河堤和只剩下橋墩的便橋説,“大家對這條河是又愛又恨。咩則河是我們村的母親河,但汛期一來,常常沖毀河堤,沿岸各村申請一點資金或村裏有了點錢就修一段,這樣一段一段修的河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資金不足,老是一段修好了起點作用,從缺口處衝進去的水又從裏往外面衝,原來修好的又被沖毀了很多。我村最好的耕地就集中在咩則河沿岸,如果不把河堤的問題解決了,對我們的生産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楊興穩説,“我村基礎薄弱,貧困程度深,希望扶貧時能對特殊困難群體傾斜。另外,村集體經濟基本上是空白,得想辦法搞起來,現在啟動困難,也希望能有所幫扶。”

  對於村集體經濟,楊興穩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他説,“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經村三委研究並實地調研,積極發揮‘合作股份’試點工作,由村黨組織領頭創辦集體經濟實體,整合相關資金項目,挖掘本村應有特色資源,由集體經濟實體代表村集體參股現經營的合作社實現村集體經濟收益的集體股份,推進我村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解決集體經濟無收入的現狀,解決村裏無錢辦事、無能力辦事的問題。”

  在咩則村生活了3天,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離開時已經有些留戀。希望咩則村如村支書楊興穩所想,隨著條件的改善、扶貧的深入,他們村將會像待補鎮發展得較好的其他村一樣,特色産業更進一步,農民專業合作社紅火起來,集體經濟搞起來,老百姓都能過上富足的生活,讓烏蒙山高寒冷浸地變成鄉村熱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