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首個鼻咽癌發病風險預測晶片投入臨床試用

  • 發佈時間:2015-02-27 01:31:3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沙鞠)由中大腫瘤防治中心研究者基於鼻咽癌遺傳學及流行病學最新研究成果開發的全球首個鼻咽癌風險預警晶片,日前在該中心正式投入臨床試用。

  鼻咽癌是我國十大惡性腫瘤之一,發病年齡大多在40—60歲,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2—3倍。鼻咽癌的發病具有明顯的地方特性,每年全球鼻咽癌新發病例約有40%在中國,其中華南地區佔全國的比例約70%。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等省以及我國香港、澳門特區都是鼻咽癌高發區,其中又以廣東省的發病率為最高,故鼻咽癌又有“廣東癌”之稱。目前,早期鼻咽癌的治愈率已達90%以上。因此,在鼻咽癌高發區尤其廣東省進行鼻咽癌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十分必要。

  1997年,曾益新院士課題組結合我國資源優勢,對鼻咽癌進行了大樣本、全方位、多層次系統的病因學研究,並開始建設鼻咽癌樣品庫。後曾益新科研團隊與新加坡科學家合作,研究發現了一些鼻咽癌易感基因點位,並確認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基因與鼻咽癌發病風險有關。該項成果發佈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並被作為該雜誌研究亮點之一(highlighted)進行推薦。隨後,利用廣東地區人群大樣本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和完全獨立樣本驗證研究,最終確立了11個和鼻咽癌發病密切相關的基因位點。

  鼻咽癌的發病包括遺傳、環境、EB病毒感染等因素,大規模的病例對照研究還發現存在一種與鼻咽癌發生密切相關的EB病毒特殊亞型,該特異EB病毒亞型攜帶者較非攜帶者鼻咽癌發病風險高5.39倍。

  基於上述研究成果,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開發了可同時對11個鼻咽癌易感位點和EB病毒亞型進行檢測的技術平臺,並且是以唾液作為分型檢測的樣本,受檢者可自主採集,具有無創和簡便等優點。

  據了解,鼻咽癌發病風險預測晶片以鼻咽癌易感基因位點、EB病毒分型檢測結果為基礎,科學地整合了鼻咽癌家族史、生活方式等關鍵鼻咽癌危險因素,實現鼻咽癌發病風險的綜合評估。針對高中低危人群,結合其自身各項風險暴露情況將提供鼻咽癌防治的諮詢和採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健康意識,調整生活習慣,定期體檢,分別給予個性化建議及隨訪,包括檢測EB病毒抗體,鼻咽纖維鏡檢查和頭頸部磁共振檢查等。

  來自中大腫瘤防治中心官網的統計數據顯示,該晶片預測鼻咽癌準確度為93.19%,敏感度為66.25%,特異度為93.20%。該綜合預測模型可應用於高危人群的預警,使鼻咽癌的針對性預防更有目標性,具有較高的公共衛生及社會意義。

  據介紹,該檢測項目目前在受檢者自理檢測費用且具備心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自願申請進行。該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受檢人群的檢測結果,中心工作人員將長期進行跟蹤隨訪服務,以對受檢者進行鼻咽癌發病風險的長期監測及管理,同時確保受檢者隱私和數據的絕對安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