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舌尖上的”老年味兒”

  • 發佈時間:2015-02-27 00:32:5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在中國人眼中,年的味道不僅僅是全家團聚的歡樂氣氛,更少不了來自家鄉的地道傳統美食,每嘗一口,不僅飽含著濃郁的美食文化韻味,而且蘊含著人們對於新年的期待和祝福。

  在中國人無數次的懷想與憧憬中,年味愈積愈濃。2015年的春節更是如此。人們相信,此時此刻吃上的傳統美食,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

  年味代表:年糕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農曆年的應時食品。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味代表:糖糕

  在江浙一帶,民間過年都有做糖糕的習俗,選用上好的糯米粉加紅糖加水和好,再撒上紅棗、葡萄乾等點綴,放入已鋪好箬葉的蒸籠裏蒸熟而成。寓意著甜甜美美、步步高升之意。

  年味代表:餃子

  “舒服不過躺著,好吃不過餃子。”北方人過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餃子。東北人也不例外。東北人性格豪爽,除餃子外,年夜飯通常必須包括所謂的“四大件兒”,即雞、魚、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樣,就顯得不“地道”、不“東北”。小雞燉蘑菇、大燴菜、紅燒鯉魚、豬肉燉粉條、醬骨頭等等都是過年時的必吃菜。

  年味代表:餃子煮麵

  河南部分地區,大年初一家家吃餃子煮麵,名曰:“金絲穿元寶”,也叫“銀錢吊金龜”。這是因為餃子太像元寶了,子夜時餃子煮熟了撈食,謂之“撈元寶”,而且是今年撈到明年,還不發大財?

  年味代表:江西餃子魚

  江西鄱陽地區第一餐要吃餃子和魚,意為“交子”和“年年有餘”,有的在餃子中放糖塊、花和銀幣,意味著“生活甜蜜”“長生不老”“新年發財”。

  年味代表:豆芽

  上海年夜飯不喝湯一般人家年夜飯席上,發芽豆和黃豆芽總是有的,因為這象徵著升和發,十分吉祥如意。至於上海舊俗説是除夕吃飯時不宜淘湯,傳為淘了湯吃飯的話,第二年外出辦事或旅行,會要遭到雨淋的。

  年味代表:藕夾

  在老武漢人的記憶中,過年才能吃到的美味莫過於夾著濃香四溢肉餡的藕夾,因此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煎炸一些藕夾等“年貨”來招待親朋好友。

  年味代表:酥菜

  在魯南一帶,春節時期傳統飲食必備酥菜,就是將魚、肉丸、五花肉、豆腐等多種食材裹以面糊,油炸後儲存起來,可用以供奉神靈,或招待客人之用。據悉,這道一輩輩傳下來的飲食習俗的年味是現代年貨永遠無法代替的。

  年味代表:山東煎餅

  煎餅用五穀雜糧為原料製成,雖看似樸實無華,但一卷上大蔥或山珍海味,便能華麗轉身成為難得的美味。又因易保存,成為山東人春節大批採購的年貨。

  年味代表:刺猬饅頭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這首民謠道出了饅頭對於春節的意義。在正月十六晚上,河北本地人還會跳過門前的火堆再把已經蒸好的“刺猬饅頭”烤著吃,據説可以祛除邪病。

  年味代表:糖瓜

  在老北京民俗裏有個“二十三糖瓜兒粘”的説法,所謂“糖瓜兒”,就是用麥芽糖做成的糖果。像這樣傳統意義上用於“祭灶”的小零食,老北京人似乎覺得它更有“年范兒”,圓滾滾的樣子充滿了喜慶的氣息。

  年味代表:粽子

  廣西人過年家家戶戶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提前兩三個星期就要準備了。綠豆要去殼,五花肉呢,要用生抽、鹽、酒、蔥姜腌上一整天,糯米和乾果有板栗、蓮心等等也要提前泡好。包粽子既是個技術活,還是個力氣活,要用上一整天的時間。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鉤子一個個勾起來,挂在屋檐下或陽臺上(不能太陽曬),隔三差五地還要用水煮煮透,這樣啊,整個正月裏都不會壞。在廣西,吃粽子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屈原,廣西人更把粽子當做是一種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廣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圖的是一種吉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