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會要加強自身建設(上)
- 發佈時間:2015-02-27 00:31:5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育、建立和完善,商會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西安市社會組織達1400多家,陜西全省達2萬多家。這其中,各種類型的商會約佔30%左右,與市場經濟聯繫的為市場經濟服務的各類協會、公會等又約佔30%左右。二者之和佔了社會組織總量的60%以上。這是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標誌,是市場經濟自我調節、社會自我管理、豐富和充實社會民主的有效途徑,是一個大趨勢、一件大好事。如何健康推進其發展,黨和政府從國家大層面上在深入考慮、頂層設計,深化多方面的改革,以順應這種社會趨勢和需求;而作為商會自身是否認識到位、行為正確、自律自覺,也是健康推進的重要構成部分。本文結合陜西浙江商會、西安市台州商會自我建設中的一些思考和體會,談一些觀點和意見,與同行同仁和相關方面交流共勉。
商人與商品、市場伴生在一起。從生産力決定生産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觀點看,商人-商隊-商幫-商會的文明進化歷程,就是人類社會商品經濟文明進步、進化的歷史。古今中外,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進步,無不是商品因商人而聚集,市場以商品而繁榮,産業以市場而興旺。聚商是經濟之魂。
我們今天重啟絲綢之路,在更多層面、更大範圍重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即源於我國1400年前自秦漢以來持續了幾個世紀、幾百年的古絲綢之路。當時,陜商(秦商)被稱為“天下第一商幫”,因為陜幫的作用,隴右“富甲天下”,八百里秦川成為“天府之國”。以陜幫為首的中原陜、晉、齊、魯等商幫以國商的面貌出現,秉承家國一體的精神,生意做到西亞、中東、西歐,用商品、商業、商品技術、商業資訊構築起人類社會長達數萬里的商貿經濟驅動帶,與沿途各國聯手,共同築就了數萬里範圍的國際經濟繁榮區。及至宋、元、明時期,海上絲綢之路打通後,水路憑藉船載較旱路車載馬馱更好的經濟性,逐漸取代旱路絲綢之路的主體地位,閩越、粵海、洞庭、寧波、龍遊等商幫逐漸興起,並做大做強,在繁榮東南亞、中西歐和東非一帶經濟的同時,也帶動了我國東南沿海地帶經濟的發展。
1899年,我國出現民間草擬的商會章程《擬中國建立商業會章程》,開始出現民間商會模式;1902年,上海成立“上海商業會議公所”是我國近代商會的雛形。1903年,清政府設立商部,1904年頒布《察定商會簡章程》《商會章程附件六條》,為我國近代最早的商會法。1905年元月,天津商會正式成立,為我國近代第一個完全商會。民國5年,即1915年,參議院代行立法院職權,頒布《商會法》;1927年,重新修訂頒布《商會法》和《商會法實施細則》。這期間,我國商會組織快速發展。至今,我國許多商埠重鎮,包括古絲綢之路的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南、北疆的一些經濟重鎮,還保留的清末民初的陜西會館、山西會館、雲南會館、閩越會館等等,這些商幫會所,就是我國近代的商會。
西方成立商會較早,法國1599年在馬耳塞市成立商會,是西方最早的商會。近二三百年間,西方進入完全商品經濟社會,商會成為西方市場經濟的重要組織者、協調者、自律者。英國商會在西方具有代表性,其宗旨是“幫助盈利組織獲利的、有力的、非盈利組織”,作為私有界的代言人與政府聯繫,反映企業意見與要求,對政府制定政策施加影響。其下的行業商會“蘇格蘭威士忌協會”,會員企業商品佔據市場份額的95%,行銷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民間組織,雖然沒有執法權,卻挑有監管和打假兩項職能。會員企業原料、工藝流程不符合國家標準與規範,協會會起訴會員企業甚至將其除名。同時,協會在全球範圍與當地市場法規部門合作,打擊假冒偽劣,維護行業和會員權益。協會還極力推動科學飲酒、理性消費,維護消費者利益,引導整個行業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
作為商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商會組織的發展相對歐洲更為成熟,商會不僅組織會展、舉辦講座、出版刊物、制定産業規劃,促進會員企業發展,還代表會員向政府爭取有利的立法支援,通過各種手段影響國家經濟政策、産業政策和對外經貿關係;還制定行業規範規則,引導會員自律。商會成為商企界最具有影響力的社團,甚至能以競選捐款和組織競選票源,來影響政府的更疊。
新中國以來,前30多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不存在商會出現的條件和空間。改革開放後,經濟體制逐漸轉向市場經濟,商會也于1988年起的外貿體制改革中首先出現,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WTO)後,商會發展逐漸進入高潮。
(作者簡介:劉明亮,浙江台州人,陜西永和豆製品集團董事長,陜西浙江商會常務副會長、西安市台州商會會長,西安市政協委員、台州市特邀政協委員。)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