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非遺保護:讓傳統文化走進百姓生活

  • 發佈時間:2015-02-26 09:24:16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土家族擺手迎新年、苗族山歌會、藏族羌姆表演……今年春節,全國18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依託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産特色,開展了多達300余項文化活動,活動從農曆臘月二十三一直延續到二月初二,全國各地的人們在民族風情中感受到了新鮮的年俗年趣,可謂異彩紛呈。據了解,從2007年至今,我國設立了18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些保護區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具有鮮明的區域和民族特色。

  據了解,非遺項目不是不可移動的文物,也不是放在博物館裏的古董,而更多是一種“活態流變”的技藝和生活。在特定的區域裏,許多非遺項目都建立了生産性保護基地,並得到來自國家層面的立法保護和政策支援。來自文化部的數據顯示,自2006年起,中央財政累計投入35.14億元用於非遺保護,其中30.4億元對地方開展137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1986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8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保護工作予以支援。

  非遺保護,將縮短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距離,非遺文化在這個羊年春節重新煥發出活力,走入尋常百姓家,重新走進我們當下的生活。

  民間過節不需要編排、演練

  如同閩南語一樣,漳州民間過年習俗仍保留著不少的漢唐古風,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大街小巷燒金祈福,處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閩南情”“漳州味”。福建省漳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李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在漳州的城鄉,群眾自發組織的春節年俗活動形式多樣,正月初一開始組織多種祭祀娛神活動,如浦南古儺“弄大尪”、平和三平寺朝拜祖師、正月初九家家戶戶敬天公。閩南文化與台灣文化同根同源,民間習俗如祭祀祖宗、拜天公等科儀,搶孤、弄大尪、中秋博餅、宋江陣等遊藝,包括春節、吃十一福、七月普度等歲時習俗基本上相似相通。今年春節期間,漳州古城歷史街區還舉辦了以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和傳習觀摩為主要內容的活動。

  據記者了解,許多保護區的傳統春節活動極具民族特色。在青海黃南州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土族“於菟”舞表演、藏式服飾展示和“上口扦”等活動,令來自國內外的4000余名遊客、攝影愛好者直呼不虛此行。從正月初七開始,熱貢各大寺院都要舉行跳法舞(藏語稱羌姆)表演,許多寺院還將分別舉行曬大佛活動。另外,在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有組織、有規模的活動達30多個,包括過民俗年——土家年和苗年、遊春踏青、元宵節幹火燒龍、民俗文化展演、大型燈會等。

  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烏丙安評價説,老百姓這樣過節,不用政府部門通知,不用請專家、編導策劃編排,不需要事先演練,民間社團都有自己過節的一整套傳統理事程式。文化生態保護區所要保護的正是這些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融入到百姓生活中的原真性的文化狀態,要防止現代化的衝擊破壞了這種豐富多彩的珍貴的文化生態。

  讓非遺保護留住鄉情、鄉愁

  除了老百姓自發的春節活動,有些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還依託當地非遺特色街區、社區,組織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如福建省非遺博覽苑的2015春節非遺展演,四川成都的“年味·最成都記憶——非遺·民俗·民樂盡在文殊坊”活動等。

  在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節日表演的大部分內容是國家級、省級非遺産項目,如清徐縣彩門樓、背鐵棍、皮影戲、東于架火迎鼓習俗、劉三推車、二鬼摔跤等。榆次區的元宵節燈展和社火節是傳統節日活動,每到過節之際,區裏就佈置頂架,供人觀賞獨特的花燈製作工藝。南莊無根架火更是妙趣橫生,架火燃放無需人直接點燃,而靠相隔幾米外,左右對角引火裝置相互對打引爆。金碧樓閣時隱時現,宛如海市蜃樓再現。

  山西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張衛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截至2014年底,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地方財政配套資金投入支援新建、擴建或利用原有設施改建各類非遺專題展示場所151個,中央補助建設經費主要用於綜合性傳習中心建設、搶救性保存記錄、宣傳展示活動、研究出版等方面。預計至2015年底,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縣級綜合傳習中心總數將達到14所,覆蓋保護區內三分之二縣區。

  據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非遺保護力度並取得顯著成效,各地通過省級財政予以了不同程度的經費支援。2014年,啟動了非遺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選擇出一批具有較好傳承潛力、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結合緊密、但目前面臨一定突出困難的國家級非遺,支援其改善保護、傳承、利用的設施條件,資金由中央專項補助投資、地方配套資金、企業自籌資金等多渠道投入組成。

  遺産與環境密不可分,更不可割裂。文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城鎮化進程中,隨著傳統村落的消失,一些地方民俗、傳統手工技藝與地方戲曲也漸漸遠去,如何對其進行針對性的保護,如何做好文化空間的整體性傳承保護,相關部門正在陸續推出相應的扶持計劃。

  讓文化生活習俗自然延續

  文化傳承,就是要讓不同的人産生認同感。由於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中存在不同民族、語言、環境和職業的差異,會造成區域內整體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的困難和障礙。

  文化是一種有根性的東西,有了認同感才會有生命力。民眾不認可、市場無需求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很難得以保存的。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主任卞利表示,對依託保護區合理利用、適度開發取得的收益,應從收益中提取適當比例作保護基金,用於保護區建設。另外,適時建立文化生態補償機制,對文化生態保護區因保護而付出或犧牲的經濟利益,進行有效補償,這是調動保護區所在政府、社會和民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協調各方利益,保證文化生態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烏丙安表示,我們現在已經批准建立的18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有的做得很好,因為他們把各種非遺項目作為點,把普遍的豐富的日常文化生活作為線,串聯起所有的文化鏈,最後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生態圈,由民眾自覺保護、政府依法實施保護,從而達到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正確目標。老百姓不是要天天過各種巧立名目的文化節,而是渴望怡然自得地過好日子,這才是真正的“文化生態保護”。我們應該時刻關注保護區民眾內在的自願自覺,大力支援讓文化生活習俗鮮活生動地自然而然地延續。只有老百姓積極主動地維護和完善本地域群眾、本民族群體的文化生活方式,用這樣的方式安居樂業,其所承載的“文化生態”才能可持續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