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龍芯真的要收購AMD?
- 發佈時間:2015-02-25 01:31:4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一條消息如重磅炸彈引爆業界:神州龍芯或將收購AMD。
雖然這條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一石激起千層浪。拍手稱快者有之,但更多人則持謹慎態度。
“這起收購目前可能更多是在企業層面的談判,但哪怕兩家企業談妥了,收購還要過政府這一關,因為涉及到電子資訊最核心領域。”賽迪智庫電子資訊産業研究所副所長溫曉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起傳聞中的並購,由於涉及到關鍵領域關鍵技術,就不僅僅只是企業之間的行為,其背後還有一道更重要的門檻,就是國家之間對交易的認可。
西方國家長期對華實行高技術産品出口管制。雖然在2011年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上,美方承諾這一管制將會放寬,但具體到此番沸沸颺颺的積體電路特別是晶片領域,壁壘猶存。
“美國還是有自己的底線,即保持其CPU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溫曉君説。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AMD在美國的競爭對手英特爾公司,同樣會成為這條收購之路上的絆腳石,因為英特爾已經授權AMD使用x86處理器架構的指令集,這是AMD公司最重要的資産。如果外部公司計劃收購AMD,將影響x86指令集的授權,而英特爾不會坐視不管。
國內積體電路産業扶持力度空前
傳聞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除因所涉及企業在業內有名望之外,還因為國內對積體電路産業的扶持。
聯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積堂對媒體表示,積體電路産業作為電子資訊行業的基礎,一直以來都備受國家關注,“美國棱鏡門”發生後,與資訊安全相關的晶片産業地位再度上升。
有消息指出,我國政府高層已將晶片産業發展定為國家戰略,從地方産業基金到國家政策支援,上下貫徹共塑“中國芯”。
2014年6月24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在北京發佈消息:《國家積體電路産業發展推進綱要》(以下簡稱《推進綱要》)已經由國務院正式批准發佈實施。
這已經不是國務院第一次發文鼓勵積體電路産業發展。
2000年6月,國務院印發《鼓勵軟體産業和積體電路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2011年1月,國務院印發《進一步鼓勵軟體産業和積體電路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參與了《推進綱要》的起草工作,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綱要”和以往的“鼓勵政策”大有不同,後者的責任主體在企業,而前者在政府。
“從發展比較成功的國家來看説明,積體電路這個産業必須有國家政策層面長期、持續性、集中的投入,才有可能發展起來。”溫曉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以美國為例,據國外媒體報道,上世紀5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專門成立了積體電路創投研發資金,該項目的啟動資金當時僅為10至35萬美元,到1967年增至近百萬美元。從1967年至1987年,美國聯邦政府為積體電路産品的研發資金已經提高至了6000萬美元,而到1993年,該項投資規模已經達到了7.5億美元。
我國為積體電路産業準備的資金也已經到位。
2014年10月14日,工信部辦公廳宣佈國家積體電路産業投資基金已經于9月24日正式設立,規模超過千億元,重點投資積體電路晶片製造業,兼顧晶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産業。
“目前來看,這是我國對積體電路産業資金扶持力度最大的一輪。”溫曉君表示,投資對象以積體電路晶片製造業為主,可能是看中了製造業産出較明顯這一特點。
海外並購日漸活躍
龍芯收購AMD傳聞産生的另一個背景是,自去年起,我國企業收購海外晶片企業的消息越來越多。
2014年5月,有消息證實,江蘇長江電子科技公司和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收購新加坡從事半導體晶片封裝技術業務的廠商STATSChipPAC公司。
2014年8月,OmniVision公司證實,收到中國一個財團的收購要約,收購報價高達16.7億美元。該公司為蘋果手機製造攝像頭感測器晶片。
另據媒體報道,2013年12月,紫光集團斥資17.8億美元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展訊通信,強勢進軍積體電路晶片産業;2014年7月又斥資9.07億美元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銳迪科微電子,加強在積體電路産業領域的整合與協同。並購完成後,紫光集團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手機晶片企業、世界第十大積體電路企業。
彭博社稱,在過去18個月左右的時間裏,中資企業參與的晶片産業重大投資活動有5項,涉及金額逾50億美元。
有專家表示,積體電路産業回報週期長、短期收益少、所需投入金額較大,而當下中國晶片産業發展比較尷尬,並購或許是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
但也有專家對收購産生的最終效果持謹慎態度。“收購像AMD這樣的企業,跟收購一個整機品牌,一條生産線,是不一樣的概念。”溫曉君説。
有數據表明,晶片産業1美元的産值,可以帶動資訊産業10美元的産值和100美元的國內生産總值。同時,晶片還關乎國家安全和重大科研項目實施,在當下國際競爭中扮演舉足輕重的作用。
相較于熱議的海外收購,溫曉君更看重國內積體電路産業自身的發展。“我們要關注國內晶片的應用市場。”他告訴記者,在晶片的製程工藝上追求精益求精固然重要,但同時還有一些量大面廣的晶片應用市場,例如金融IC卡晶片,雖然對製程工藝並沒有太高要求,同樣也要認真對待。
有分析認為,美國的積體電路發展路徑就符合了産業發展規律和市場需求,既有應用市場做牽引和保障,積體電路産業發展後又能反哺工業體系。
“從技術研發角度講,我們的確要以爭奪奧運冠軍的精神,去趕超國際頂尖工藝水準。但從産業角度來説,我們也要重視市場需求。”溫曉君説。
——延伸閱讀——
AMD是一家什麼公司
AMD,這個成立近46年,全球第二大的x86架構晶片企業,在移動網際網路衝擊和市場競爭下,已走向衰落的邊緣。從AMD這幾年的整體業務表現來看,其頹勢一直在持續。股價也從當初近20美元跌至目前的2.62美元,市值僅20億美元左右,縮水7倍多。AMD發佈的2014財年第四財季的財報顯示:營收為12.4億美元,經營虧損3.3億美元,凈虧損3.64億美元,同比大跌22%。其中,企業、嵌入式等業務部門的銷售額相比2013財年第四財季縮水17.5%。而其主要業務,CPU、GPU等計算與圖形處理部門銷量同比也下滑達到25.5%。可以説,AMD已經走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而出售或許是其自救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分析認為,AMD之所以走向衰落,一方面是受市場競爭影響,另一方面也與其戰略調整息息相關。
CPU製造一直是AMD核心競爭力,全球頂級的PC級CPU製造工廠,也只有Intel和AMD。但是,AMD卻在2008年拆分了半導體製造廠,出售給阿聯酋ATIC。剝離製造業務後,AMD的競爭力銳減。其實,AMD分拆製造業務是想維持營收,專注于晶片設計。但這幾年AMD的CPU市場份額依舊不斷下滑。2014年,其伺服器市場份額不到3%,而PC市場被Intel佔據了82%的份額。
CPU之外,AMD的另外一個優勢業務是GPU,不過同樣讓人擔憂。目前AMD的GPU面臨著工藝局限問題。GPU行業已經被28nm工藝局限了整整3年,但臺積電在去年首次推出20nm工藝GPU,打破了僵局,並且搶到了高通和蘋果兩位重要的新客戶。而AMD在工藝製程方面,一直是保守的循序漸進,慢慢前進。據了解,AMD的20nm工藝GPU預計在今年第一季度出貨,不過供應穩定還得等到第二季度。而據消息稱,目前臺積電16nmFF工藝提前量産,今年的三季度便能規模量産。
曾受業界關注的AMD的x86架構業務也幾乎已經陷入絕境。不過,隨後它又把目光投向了ARM,但或許又是AMD的一個錯誤決定。目前,AMD已經發佈了基於ARM架構的Seattle,並將在今年發佈基於ARM A57的産品,這也是其Skybridge計劃的一部分。接下來的一年,AMD將發佈K12,這是一款基於ARM架構的大型處理器,目標市場是主流伺服器應用。但,蒸蒸日上的ARM對AMD來説並非是好事。相比x86架構,ARM有更高效的指令集,儘管這讓ARM在尺寸、效率和性能方面佔優,然而這三項參數的權重都太低,佔比甚至不超過個位數。ARM的指令集優勢相對於x86設計及製造技術都顯得微乎其微。並且ARM在移動設備上低功耗的優勢,對於AMD而言,無法充分發揮,因為AMD的目標市場是伺服器市場。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