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下好先手棋 謀劃新跨越

  • 發佈時間:2015-02-17 08:29:41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邱存雙 通訊員 楊成利

  隨著貴廣高鐵開通運營,處在“貴廣高鐵”重要節點上的榕江縣,已進入高鐵經濟時代。榕江縣充分發揮高鐵快捷優勢,下好先手棋,推動縣域經濟跨越發展,加快融入“珠三角”經濟圈。

  下好先手棋

  打造宜居宜業宜遊新城

  貴廣高鐵建設和開通,榕江縣搶抓機遇,大手筆佈局,下好先手棋。

  圍繞高鐵片區佈局,搞好高鐵新城規劃;結合中心村佈局調整,搞好中心村和鎮的佈局規劃;圍繞産業佈局和交通路網的升級和連接,搞好交通佈局規劃。

  面對“珠三角”經濟圈,加快高鐵服務區建設。圍繞“貴廣高鐵”榕江站,規劃建設2平方公里物流園,建成與産業發展相配套,集批發、採購、倉儲配送、分裝加工、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等多功能綜合物流中心,形成工業、農産、物流相配套,生産、經營、流通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加快貴陽海關榕江監管倉和産品檢驗檢疫中心建設,努力打造對外開放的新平臺、新引擎。

  加快城市建設。圍繞山水、園林、商貿、城市綜合體做文章,推進“五園”建設。以城市中心大道為軸線,完善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服務功能,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高鐵新城。

  培育新業態

  大力發展通道經濟

  榕江縣積極探索“園區+企業”的“拎包入住”模式。依託工業園區和標準廠房,發揮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大的優勢,全面融入“珠三角經濟圈”和“兩高”、“兩江”經濟帶,深化與廣州番禺區和浙江桐廬縣的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速産業集聚,建成承接産業轉移基地。探索“園區+企業”的新模式,讓企業直接“拎包入住”,提高企業入住率。

  打造粵港澳“菜園子”。大力實施蔬菜、果品、優質米、葛根、竹筍兩用林“5個10萬畝”産業基地建設,形成一鄉一品、一村一特,打造成為輻射千家萬戶的大産業。

  加快中藥材、油茶、小香雞、香豬、金錢柳茶、白茶等特色産業發展,創建農産品品牌。依託科技創新,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建設現代高效農業扶貧示範園,將供港蔬菜基地擴大到1萬畝,輻射帶動10萬畝,建成“珠三角”地區的綠色農産品供應基地和粵港澳的“菜園子”。

  打造珠三角“碧桂園”。依託民族文化、生態、環境等資源稟賦,立足品質化、特色化、差異化,打好特色差異發展的旅遊品牌,重點打造以“三寶寨”為核心的侗族文化旅遊精品線、天下奇觀寨薅108個大小瀑布群和以茅人河為核心的苗文化旅遊精品線,提升三寶、擺貝、大利、小丹江、晚寨、七十二侗寨、烏公、加宜、扒王等村寨檔次,形成佈局合理、業態多元、線路互通的文化旅遊精品帶,建成休閒度假目的地、旅遊大公園和養老養生大後方。依託貴廣高鐵帶來的人流,打造“珠三角”休閒、旅遊、養老的“碧桂園”。

  搶抓新機遇

  打造生態文明示範先行區

  榕江縣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全面執行環境保護“六個一律”,嚴格實行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加快林産工業轉型升級,延長産業鏈,提高附加值。大力發展山地經濟和林下經濟,積極發展森林旅遊、生態農莊和特色農莊等立體複合生産經營,讓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轉變為加快發展的後發優勢,實現不砍樹也能致富。

  加快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重點防護林,營林造林,自然保護區,公益林界定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限制採伐,儘量做到少砍或不砍,實現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永續發展,全力打造生態文明示範先行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