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嚴控進口 食糖臨儲政策或延續

  • 發佈時間:2015-02-16 20:17:2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葉琳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即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2次聚焦“三農”。記者注意到,中央“一號文件”中多次提到與糖料、食糖有關的內容,摘取其中幾點加以分析。

  首先,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啟動實施油料、糖料、天然橡膠生産能力建設規劃。立足各地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綜合開發佈局調整。國家重點扶植廣西糖業發展,支援糖産業結構多樣化。今年1月底廣西人代會上提出實施糖産業的“二次創業”,創造新業態,增強競爭力,建設5.3萬公頃高産高糖糖蔗料基地,謀劃産業多樣性發展的新路徑,大力發展綜合利用和深加工。糖價低迷三年,讓糖廠難以為繼,糖廠虧損經營使得給蔗農兌付蔗款的壓力加大,目前已有糖企出現無法兌付蔗款的情況,因此糖業産業鏈的完善勢在必行:一是推行甘蔗種植機械化;二是創新産業結構。卓創資訊食糖分析師王濤認為,當前糖業是有困難,但整個産業基礎還在,在國家給予政策支援的前提下,糖廠也應根據自身條件謀尋新的發展方式。

  其次,加強農産品進出口調控,積極支援優勢農産品出口,把握好農産品進口規模、節奏。完善糧食、棉花、食糖等重要農産品進出口和關稅配額管理,嚴厲打擊農産品走私行為。

  進口糖一直是我國糖價走高的極大阻力,按2014年1331萬噸的國産糖産量來看,2014年我國糖消費量在1500萬噸左右,單靠我國自産本身的供求是滿足不了生産消費的,因此200萬噸的缺口需要進口供給。2014年白糖進口346.8萬噸,超出我國所需,因此市場供應壓力加大,壓制我國糖價上漲。雖然今年糖廠達成共識配額外進口糖限制在190萬噸,但外盤回跌使得進口糖成本降低,難免會有源源不斷的進口糖流入市場,即便限制配額,走私糖的衝擊仍然存在。業內人士稱,有關部門應該嚴控進口,並鼓勵國産糖出口,加大出口補貼力度,我國糖市才有翻身的可能。

  再次,完善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繼續執行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重要農産品臨時收儲政策。合理確定糧食、棉花、食糖、肉類等重要農産品儲備規模。完善國家糧食儲備吞吐調節機制,加強儲備糧監管。可以看出,國家沒有擴大試改規模,因此對白糖的臨時收儲政策將可能繼續實施,此舉既可有效減輕糖廠的資金壓力,又能調節市場供需平衡,給糖價充足發展空間。但從另一方面看,國家臨時收儲政策短期內利好糖市,但過多的儲存量日後如何解決仍是個大問題;至今國儲還有600萬噸白糖令國內市場承壓,何時放儲、怎麼放尚沒有明確方案,因此合理的農産品儲備規模是必需的。

  王濤表示,2015年是減産的一年,若進口糖控制得當,國家可能在9、10月份榨季交接時放儲一批糖調節市場,至於數量、價格要視屆時的市場環境所定。

  本版撰稿/本報記者劉葉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