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合肥航空貨運何以迅猛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2-16 09:31:21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通訊員 謝何海 方明陽

  2014年,對於安徽民航機場集團來説,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是合肥機場轉場運作後的第一年,也是航空貨運歷經“過山車”一般驚險歷程的一年。自2013年5月機場轉場後,貨郵吞吐量由轉場前同比7%的增幅跌至-12%。在2014年上半年召開的年度生産經營分析會上,集團公司要求下屬客貨經營單位分析原因、認真謀劃,必須在低迷的貨運生産工作中尋求變革,改變格局。經過集團公司上下齊心,合肥新橋國際機場2014年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19.5%,遠高於全國5.3%的增幅。

  機型升級 物流發展“大跨越”

  2014年7月2日,台灣華航空客A330寬體客機開通合肥—桃園航線。“之所以使用寬體客機,是因為我們對合肥航空市場充滿了信心。這種寬體客機對貨運物流量的增長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裝40噸貨,差不多是普通飛機的7倍~8倍,將極大地提高合肥機場客貨載運效率。”華航董事長孫洪祥在首航儀式上説。但寬體客機再“寬”,也無法和全貨機相比。集團公司領導先後多次到順豐航空深圳總部,促成了該公司來安徽運營深圳—合肥全貨機航線。經過9月30日和10月1日兩次成功“試水”,12月22日,該全貨機航線正式投入運營,每週5班。全貨運航線的開通徹底改變了合肥新橋機場傳統客機腹艙載貨模式,填補了合肥乃至安徽航空貨運全貨機航線的空白,增加了貨物運載量,為合肥及周邊地區客戶提供了更加快捷的貨物運輸服務,對於加速合肥新橋機場航空貨運建設,促進合肥現代物流業和開放型經濟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針對轉場後新機場遠離市區導致運輸市場格局變化的影響,集團公司採取的首項措施便是深入市場進行調研,了解本地及周邊地區的快遞公司、物流公司、水産品客戶的貨運市場,深入江、浙、滬等經濟發達地區開拓市場,尋找貨源,並與申通、霄邦等上海本地大型快遞公司簽訂三方運輸協議,掌握貨源結構、數量、走向和運價情況,及時調整銷售策略。同時,重點與本地各大物流公司就旺季貨源資訊及發運計劃進行交流探討。經此策略性調整,年度內本地貨代發貨量同比增長60%,本地貨物出港比例逐步提高,大大優化了合肥新橋機場出港貨物貨源結構,提高了貨運生産抵抗風險的能力。

  創新模式 實現空陸聯運

  “創新運輸新模式是貨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集團公司貨運市場部人員説。由於合肥新橋機場的航班多為過站航班,尤其是西南、東北等貨源充足的航班艙位十分緊張,為了緩解合肥出港貨物的壓力,公司和多座機場聯繫開展了空對空、空陸聯運的轉机業務,從而使由廈門轉机至烏魯木齊、由深圳轉机至全國各地、由北京陸路聯運至瀋陽等轉机業務得到了不斷發展。

  同時,合肥新橋機場聯繫南方城市的貨代公司,將貨物由合肥轉机至青島等地,為在合肥建立一個區域性航空物流轉机中心作出嘗試。比如,針對合肥—海口航班量減少,原本貨源充足的合肥—海口航線貨運艙位壓力增大,公司積極聯繫某大型貨代公司將目的地為海口的部分貨源,改由運往三亞後再由卡車運至海口,實現空陸聯運一站到底,“既緩解了海口艙位壓力,又彌補了合肥—三亞航線艙位資源長期閒置的不足,給貨代和公司都帶來了更大的收益”。

  主打水産品 貨郵吞吐量創新高

  水産品運輸歷來是合肥新橋機場航空運輸的“重頭戲”。針對水産品旺季需求量大的特點,合肥新橋機場及時搶佔先機,主動與水産品運輸大客戶進行回訪洽談,制定合理的運價,簽訂協議,預留艙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2014年5月,針對一些航空公司突然上調水産品運輸價格,對機場的螃蟹運輸和收益産生影響的情況,合肥新橋機場積極應對,加強與航空公司的溝通聯繫,及時調整運價,確保客戶、航空公司、公司三方均有利可圖。

  天道酬勤。2014年,合肥新橋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35313.7噸,同比增長19.5%,創造歷史新高。其中,出港貨郵更是同比大幅增長34.9%,貨郵吞吐量增幅在華東各省會機場中名列前茅,遠高於民航全行業5.3%的貨郵運輸量增幅。“下一步,合肥新橋機場將積極促進傳統航空貨運向現代物流業轉變,大力發展國際貨運,加大行銷力度,形成客貨並舉、兩翼齊飛的新局面。”機場集團公司客貨公司負責人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