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過年回家 別讓他問爸爸去哪啦

  • 發佈時間:2015-02-16 09:31:27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特約記者 程喆

  “我雙手搬磚,就沒法抱你;我放下磚,就沒法養你”。這樣一句流傳很廣的話,道出了在外打工父母的無奈與辛酸。臨近春節,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短短的春節假期,孩子和父母的相聚是短暫的,留守兒童依然很孤單。這是在城鎮化過程中,不可回避、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春節這個中國人最看重的闔家團圓的節日,留守兒童的問題,我們不該忽略。

  彭永貴的老家在湖北鄂西山區,她已經有4年沒回家過年了。今年,她剛回到村口,10歲的女兒已經泣不成聲。女兒用1500個日夜思念,換來3天母女團聚。她唯一的新年願望是:“媽媽,過了年,你可不可以不要出去打工了?”這是央視新聞播出的一個畫面,面對女兒的疑問,大人的種種糾結可見一斑。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有一集提到了遷徙:貴州的余高裏夫婦背井離鄉在廣州打工,每年他們都只有半個月的時間回家與家人團圓。在魚醬製成,團圓飯吃完後,離別的時刻也就到了。余氏夫婦的小女兒面對一桌美食,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她説:“我沒有辦法讓他們留下來。”

  這就是致力於養家賺錢和享受天倫之樂的矛盾。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走入城市,他們的子女成為這個社會底層的又一個縮影和樣本,並被冠以“留守兒童”的稱謂。

  新華社報道,2013年全國婦聯發佈的《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6000萬,總體規模擴大;全國流動兒童規模達3581萬,數量大幅度增長。調查顯示,46.74%的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都已外出。在這些孩子中,與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佔32.67%;有10.7%的留守兒童與其他人一起居住。

  沒有父母在身邊,老人和老師的精力有限,有關留守兒童的悲劇頻頻發生。那些被外出打工的父母安置在家裏的孩子,不得不擠上校車,到離家很遠的學校上學。據統計,2011年全國發生數十起重大校車事故,其中大多數發生在外出打工人群密集的縣鄉,而受害者多為留守兒童。

  2013年12月24日,河南省光山縣1名男子進入校園砍傷23名學生。在這起校園慘案中,23名學生全是留守兒童,事發後僅有兩三名母親陪伴,沒有一名父親能趕到醫院,這些孩子更像是時代的孤兒。此外,近年來,農村留守女童遭性侵事件頻頻發生;每到暑假,就有農村留守兒童溺水死亡的悲劇發生;很多留守兒童不想學習,蹺課、打架時有發生。

  即使一些父母帶著孩子進了城,打工族也日益感受到,他們的子女上學非常困難,戶籍制度讓他們很難獲得與城裏人平等的醫療、教育和住房權利。在一線城市,政府要求打工者得提供很多證件,他們的子女才可能得到一個讀書機會。

  打工族面臨兩難的困境:進城打工,必然會留下孩子;帶上孩子,負擔又太重;為了照顧孩子,就無法進城打工;但對於他們來説,若是繼續留在農村,他們的孩子又會重復著他們的故事。迴圈的不僅是貧窮,更有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命運。

  社會越來越關注留守兒童的命運,每年春節,都有很多針對留守兒童的活動,比如志願者與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開展“快樂驛站”活動、為他們舉行匯演等。但這些僅是隔靴搔癢,如果繼續“以城市為中心”,留守兒童問題必然無解。

  留守兒童群體的形成,是在“以城市為中心”的制度架構和發展思維下的必然結果。一開始,打工者也沒有發現問題,每個人都想著“打工賺錢”“見世面”“每年可以給家裏寄多少錢”等。而分析打工族各種問題的産生原因,其邏輯都是以城市為中心的。

  要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城市首先要做好準備。《南方都市報》報道,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段成榮稱:“流動人口想要往大城市去,但是政策予以禁止。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從中央到地方還需要重新思考、安排,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的問題。”此外,政府也要多想辦法讓父母回家,多為當地百姓提供就業機會,使外出農民工回鄉就近就業,或是鼓勵有想法、敢創新、想創業的農民工回鄉創業。在這方面,一些民間組織也進行了嘗試。例如“e農計劃”,目的就是幫助農民出售農産品,使他們在鄉村裏能賺到錢,以鼓勵農民工回家,發展鄉村,一舉解決鄉村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問題。

  自2014年以來,新型城鎮化的規劃以及戶籍制度改革意見,被學界視為對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具有積極意義。段成榮表示,這些改革都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很好的安排,最核心的概念就是真正實施“市民化”的政策,為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撐和依據,但是未來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