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留守兒童心理幫扶之路

  • 發佈時間:2014-11-11 14:31:05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深圳特區報記者 趙新明

  通訊員 唐明 文/圖

  日前,廣西馬山縣裏當瑤族自治鄉里當中學,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深圳市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張小梨。在那裏,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裏當榮譽鄉民”。15年前,他在裏當從事了一年的支教,如今,他重返故地,開啟了關愛幫扶山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新旅程。

  15年前支教情讓他踏上回鄉路

  裏當瑤族鄉位於馬山縣東部大石山區,勞務輸出、金銀花、辣椒,是全鄉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1999年9月,張小梨參加扶貧接力計劃廣西馬山項目,被派到裏當鄉初中任物理和地理老師。一年的家訪,他走遍了全鄉10個自然村裏的180多個屯,走破了六七對鞋子。離開時,張小梨被評為“裏當榮譽鄉民”。

  工作中,張小梨經常會感受到一些留守兒童家長的困惑,包括其與孩子之間親情缺失、委託監護人過度溺愛、孩子心理放縱自控力差、監管出現盲區等等。長期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他,同時還是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深圳市衛生和人口文化促進會會長以及廣東首屆珠江公益節“公益達人。“是不是能夠在源頭上給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做點什麼,探索一條服務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新模式?”今年9月28日,張小梨獨自踏上了重回裏當的路程。

  心理健康專家“坐診”留守學生

  按照計劃,張小梨這次將在裏當中學進行歷時兩個月的心理幫扶工作。回去的第二個星期,他便對全校460多名學生進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的全面調查。

  調查顯示,學生中留守兒童佔73%,單親家庭或重組家庭兒童佔31%,還有貧困學生280多名。張小梨發現,留守兒童很小就離開父母,長期生活在缺乏父母直接關愛與呵護的環境中,久而久之,容易産生焦慮、煩躁、悲觀、缺乏安全感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對此,張小梨和學校領導商量,決定採取心理健康課與一對一諮詢輔導相結合的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文文(化名)是一名14歲的男生,由爺爺奶奶帶大,與父親見面總數不超過8次,經常會做夢去找父母,有時候還會被夢嚇醒。有時候也會恨,為什麼父母把他生下來,卻沒有時間留給他。在了解和分析情況後,張小梨給文文支了一招:讓他主動給父親打一個電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同時也將爺爺奶奶對其的想念轉達,彙報成績,主動溝通。兩周後的一個晚上,文文跑到諮詢室告訴張小梨,爸爸已經答應今年春節回家過年了。

  在張小梨的筆電裏,記錄著很多學生的諮詢問題。為了不妨礙學生學習,他專門利用中午、晚上時間將學校心理輔導室開放給學生,自己則設計製作了學生心理諮詢預約單,每週一就貼在黑板上,由學生根據自己需要去取預約單。

  每次,預約單一貼出來,就會被學生們搶完。截至目前,張小梨已為全校學生講授心理健康課程54節,開展一對一個案服務73人次。

  回深籌措力量繼續播撒愛心

  “他用行動和個人魅力傳遞著愛,點燃了學生心中那根夢想的火炬。”談到張小梨,裏當中學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藍寧這樣評價道。

  15年後重回裏當,張小梨還見到了許多“熟人”,其中有他曾經教過的學生,也有當年一起並肩工作的老同事。張小梨説,有的學生現已經成家立業,帶著一家老小來看望,這讓他感受到一個教師的光榮和責任。而那些為教育事業默默堅守的老同事,則更讓他有了“做點什麼”的決心。

  “來深建設者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留守兒童的心理困惑,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得多,如果不及時對他們的心理加以干預引導,可能就會影響一個家庭的未來。”張小梨深知,做公益並不能只憑一時的熱情,組織起專業、高效、透明的運作模式,才是長久持續的動力。

  即將回到深圳的張小梨,已計劃組織市婦兒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諮詢師,通過遠端網路輔導的方式為裏當學生開展心理輔導服務。同時,他還將積極爭取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支援,並初步制定一個3年的服務計劃,以便落實專業團隊長期服務模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