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各地整治發放收受購物卡 “網購+快遞”成送禮神器

  • 發佈時間:2015-02-15 07:44: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以往歲末年初,是發放、收受購物卡的高峰期,今年的情況如何?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情況好轉,各地嚴查頂風“任性”

  “以前,我們單位逢年過節都會發購物卡,‘五一’、‘十一’、春節各三千,其他節日三五百不等,每個季度還會發兩千的購物卡作為季度獎。現在全部取消了。”在機關工作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中央進行整治後,單位就取消發放購物卡了。

  張先生的經歷,不是孤例。西安長安區,從2013年8月就持續開展會員卡、商業預付卡專項清退活動,共17285名幹部參加。為使清退活動落到實處,區紀委還成立六個檢查組進行明察暗訪。

  儘管情況好轉,但仍有一些單位和一些幹部“任性”,頂風違紀。2月3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佈的元旦春節期間620起違反八項規定案件中,收送紅包禮金購物卡案件數量排第三。

  如河北秦皇島市開發區工會主席陳永紅擔任開發區交通運輸局局長期間,同意用公款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贈送購物卡及禮品共計20萬元;福建福清市海洋與漁業局以購買“辦公用品”的名義列支購買購物卡發放給幹部職工……

  對此,各地都加大力度嚴查頂風違紀行為。

  生意寡淡,“黃牛”主動聯繫熟客

  在定位“高端市場”的海口望海國際購物中心,今年在商場購買購物卡也有了折扣。接待人員文小姐説:“購物卡的生意不太好。”在該中心的購物卡出售登記本上,記者看到,從2014年12月29日至2015年1月15日,只有11人購買了購物卡,數額普遍較小,全部個人實名。

  在西安的各大商場超市,像以前那般明目張膽擺著“回收購物卡”牌子的“黃牛”幾乎看不到了。在西影路的華潤萬家超市門口,記者找到了回收購物卡的小張。

  “前幾年過節期間,我一天能收十幾張購物卡,面值三五千甚至上萬的都很多,持卡人多是大國企和機關幹部。現在來賣卡的人明顯少了,而且面值也小了,多數是五百的,過千的比較少。”小張説。

  但多年的經驗也讓他自有“門道”,積累了一些“人脈”。寒風中,小張從包裏翻出一個電話本,告訴記者:“這些都是熟客,今年的策略是主動給熟客們發短信、到府收卡。節前我還會在一些政府機關的小區附近蹲點。”

  轉戰電商,警惕購物卡玩“隱身”

  “今年有些包裹特別小,一開始還以為是隨身碟,後來有客戶當場驗貨,發現是購物卡。”快遞員小王透露。

  時下逐漸出現新興行銷渠道,為購物卡腐敗穿上“隱身衣”。“網購+快遞”的方式成為個別幹部的“送禮神器”,微信紅包、電子禮品卡、電子預付卡等方式“暗箭難防”,而“黃牛”也轉戰二手交易網站,買賣購物卡的生意仍不容小覷。以微信為例,“轉帳單筆單日限額達20000元,收款無限額”。

  對此,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黃樹賢在中紀委網站與網友交流時指出,針對違規問題由明轉暗、花樣翻新等新問題,將深入分析原因,研究提出對策。對利用現代物流快遞送禮,以禮品冊、提貨券代替實物商品,利用電子商務提供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等,仔細甄別,善於發現,及時查處。

  專家認為,反腐部門可以聯合運營商和金融部門一起破除技術上的障礙,讓腐敗無處“隱身”。(記者 吳 丹 丁 汀 方 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