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方拋棄汽車文化網路降低出行需求

  • 發佈時間:2015-02-11 08:31:4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發表文章稱,與經濟衰退之前相比,人們更少開車,路上的汽車也更少。

  如今,年輕美國人拿到駕照的時間要晚于1983年。現在持有駕照的30歲以下的英國人少於上世紀90年代時的數量。大西洋兩岸的很多年輕人根本不考駕照。

  不再是一種社會地位象徵

  世界上大多數人口目前生活在城市裏。年輕人越來越願意留在那裏,這不同於他們的父母。如今,有近2/3的美國“千禧一代”生活在城市裏,他們中約40%的人表示自己不會離開。施羅德集團的汽車領域分析師戴維森寫道:“對他們而言,汽車不再是社會地位的象徵,拿到駕照不再像過去那樣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大事。”

  當然,因為擁堵費、大量交通信號燈和昂貴的停車費,在城市中心開車變得不那麼令人愉快,成本也更高。由於使城市居民能夠獲取實時公共交通資訊的應用軟體以及“優步”等私營計程車服務的出現,智慧手機的普及更讓城市居民覺得擁有一輛車是一項不必要的開支。

  新的慾望對象

  智慧手機也以其他方式降低了汽車使用率。由於人們能夠輕鬆保持聯繫,智慧手機令人們出行的次數減少。微軟公司研究員達娜·博伊德在她2014年出版的書《這很複雜》中提到了這一現象,這本書談的是通信工具在青少年中的使用。她寫道:“臉書網站、短信、推特網站、即時消息和其他社交媒體之於現在的青少年,就像汽車餐館、汽車電影院等之於20世紀50年代的青少年,以及大型購物中心之於20世紀80年代的青少年。”

  電子商務也對汽車保有率帶來了負面影響。如果超市員工在每個週末都能將你訂購的大量商品送到你家,前往郊外的大型超市突然就變得沒有必要了。

  需要新模式

  這一切對汽車公司來説意味著什麼?戴維森寫道:“我們認為基本情況將是,發達國家的汽車行業將陷入結構性停滯,市場密度不會進一步加大,未來的汽車銷量都由更換需求驅動。”

  IHS諮詢公司的首席汽車經濟師奈傑爾·格裏菲思更為樂觀。他説:“我們的確認為一種結構性改變正在發生。問題是從長遠來看,它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如何。”他還説:“我們在前瞻模型上十分謹慎。”原因之一是,在大量週期性干擾中識別結構性變化很困難。油價正在下跌,匯率動蕩不定,在經濟衰退之後,汽車保有率會穩定在什麼水準不得而知。

  新興市場並沒有帶給我們多少樂觀的理由。因為糟糕的城市規劃,發展中國家汽車保有率的適度提高已經導致城市交通擁堵。從孟買到內羅畢,當然還有中國各地,大量資金正投向公共交通領域。雖然這些市場的汽車保有率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但有跡象表明,新興經濟體將學習西方,應用新技術,並且避免以汽車為中心建設他們的城市。

  (編譯/李莎 原載參考消息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