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轉變生産方式是食品安全抓手

  • 發佈時間:2015-02-09 21:29:4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范曉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提升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水準,加強品質和食品安全監管,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産,落實品質安全檢驗檢測費用補助政策,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用的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資訊平臺等舉措。

  創新驅動生態修復

  面對日益稀缺的資源和脆弱的生態環境,農業生産高投入高産出的舊有發展模式亮起“紅燈”。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商務部特聘專家、農業部農産品市場流通專家洪濤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創新驅動仍是農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應加大農業發展的科研力度,重視農業種植技術的創新、普及和應用。以吃得好、吃得安全為導向,大力發展優質安全農産品,努力走出一條生産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同時,強化品質認證,大力培育本土品牌建設,促進農産品及食品品質的提高。”洪濤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洪濤在解讀“一號文件”時多次強調環境問題跟農業生産息息相關。加強農業發展面源污染治理等問題,應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建立健全國家水資源督查制度。支援高效肥和低殘留農藥使用、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等試點。擴大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退耕還濕試點範圍,對於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水準非常重要。

  對此,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達了相同的擔憂,“一些農村‘垃圾靠風吹,污水靠蒸發’,生態環境、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非常糟糕。如何建設美麗鄉村值得研究,未來中國即使實現70%的城鎮化率,仍有四五億人在農村。農村環境改善,對於改善農民生活和提高農産品品質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誠然,我國農業資源短缺、開發過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資源環境硬約束下保障農産品有效供給和品質安全、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一號文件”已把其列為未來影響“三農”發展的五大問題之一。

  標準化生産資訊可追溯

  洪濤指出:“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産對提升和保障農産品品質安全尤其重要。農産品的種植和銷售若能有統一明確的流程和標準,對産品的品質本身就有較好的把控。”

  同時,要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用的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資訊平臺,“這對於加強監管,落實生産經營者主體責任,嚴懲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有著重要作用。”洪濤指出,“當資訊變得透明並且可追溯,每個環節都在陽光下操作,也會讓相關主體責任人更加自律。”

  農業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東陽認為,以前農産品品質安全出現問題,更多的是追究個人和經營主體的責任,這次更加明確地方政府的屬地責任,並把食品安全納入考核評價,突出強調了食品安全的責任,有利於把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責任落到實處,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此外,洪濤補充道,加快發展主産區大宗農産品現代化倉儲物流設施,完善鮮活農産品冷鏈物流體系,對於保障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也有著重大影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