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8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證50ETF期權掛牌 A股邁入“期權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2-09 03:29:26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劉錕)經過十年孕育、兩年準備,國內資本市場的第一個期權品種——上證50ETF期權今天在上交所掛牌交易。這是繼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後,二級市場又一雙向交易工具,標誌著A股市場正式進入股票期權時代。

  作用猶如“買保險”

  所謂期權,是指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費用,在未來某一時間點買入或賣出某一個標的的權力,投資者可選擇行權獲取收益,也可選擇放棄行使權力。簡單來説,期權分為認購和認沽兩種。以此次上市的上證50ETF 期權為例,2月6日上證50ETF的最新價為2.3元,但投資者看好後市,認為1個月後上證50ETF將漲到2.5元,於是以市價0.06元買入1份一個月後行權的認購期權,行權價2.3元。如果一個月後,上證50ETF如預期漲到2.5元,則該投資者將賺取0.14元(2.5-2.3-0.06)。相反,當投資者需要進行看空交易,或當投資者持有現貨股票並想規避股票價格下行風險時,可買入認沽期權。

  股票期權起始於1970年代初的美國,現已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成熟的金融衍生品種。2013年,全球主要交易所的衍生品合約成交中,期權佔據半壁江山。40餘年的實踐證明,它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

  上交所總經理黃紅元表示,沒有期權的資本市場,就如同沒有保險的實體經濟。據悉,目前全球排名前20位的交易所中,除我國滬深交易所外,均有股票期權産品。不過,國內資本市場對股票期權的推出可謂謹小慎微,前前後後研究推演達10年之久。直到今年1月9日,中國證監會才正式批准上交所以上證50ETF為標的,開展期權交易試點。

  試點初期“嚴一點”

  在研究推演期權産品時,上交所的基本思路是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而不是考慮一推出來就很活躍。比如,基於我國股票市場以散戶為主的現狀,制定了嚴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針對個人投資者設置了包括有成績、有測試、有資産、有信用、有風險承受能力和無不良記錄的“五有一無”準入要求。

  從開戶要求看,首先要保證在開戶機構所持有的證券市值與資金賬戶可用餘額,期權投資者進場門檻為不低於50萬元。同時,上交所還設置了初期較為嚴格的限額管理,包括限倉、限購、限交易。如單個投資者權利倉持倉限額僅20張、總持倉50張,當日累計買入開倉為100張,同時,投資者買入開倉的資金總額不得超過其賬戶凈資産的10%等。

  上交所表示,試點初期“嚴一點”,就是要保證股票期權這個風險管理的好工具,不要在剛落地時就帶來大的波動,寧願犧牲初期部分流動性,換取長期、平穩成長。

  不會分流市場資金

  有市場觀點認為,股票期權是新的做空工具。對此,上交所表示,衍生工具的“零和博弈”屬性,決定了期權市場上新增的力量永遠是“多空均衡”,不存在單方面增加“做空”力量的假設。

  黃紅元認為,股票期權的本質不在於提供新的“多空力量”,而是有利於令買賣雙方在博弈中實現“價格發現”,提升資本市場的定價效率。期權産品屬性及海外市場實踐經驗均表明,ETF期權産品推出後不會分流現貨市場資金,相反,會對現貨市場産生積極的影響。

  比如,有了ETF期權業務,投資者可以在持有現貨ETF的同時,通過購買認沽期權來管理標的價格下跌的風險。對這部分投資者而言,不但不會轉移在股票市場上的資金,反而還可能會投入新的資金參與期權交易。對於沒有持有股票現貨的投資者來説,也可能在ETF期權業務推出後,利用其進行風險管理並重新將資金投入股票市場。此外,ETF期權的實物交割制度,也保證了其對於現貨市場流動性的促進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