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發卡20歲之際宣佈收入突破200億

  • 發佈時間:2015-02-06 06:31:27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中國經濟進入“穩增長”與“調結構”相並行的新常態,在巨大的市場空間及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消費金融業迎來加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消費金融主力軍的信用卡,如何在邁入20週年之際佔領産業發展上的“高地”,業內專家認為,取決於發卡機構能否在移動支付、社交金融、風險管控等方面有所創新。

  發力消費金融 經濟下行期逆勢增長

  根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達到13萬億元,同比增長24.7%,儘管如此,目前國內整體消費金融規模仍偏小。據央行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銀行業的信貸資産裏,消費信貸只佔15%;在消費信貸中,除掉房貸,消費金融只佔3%。對比國外,在同等收入水準下,消費貸款佔金融機構總貸款比重大概在30%,美國甚至高達60%以上。

  中國消費金融市場正處於一個不斷做大蛋糕的過程中。

  作為消費金融重要工具的信用卡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點。據公開數據顯示,上市銀行中5家國有大行及7家股份制銀行信用卡2014年上半年新增發卡量超3884萬張,同比增長15.84%;上市銀行信用卡業務2014年上半年累計交易額總計達54373億元,同比增長36.3%。

  尤其可喜的是,部分股份行通過創新行銷模式、激發消費意願、提供安全保障等方式促使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無懼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呈現逆勢增長。

  以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為例,其在2014年著力消費金融創新,針對客戶消費需求推出創新的信貸産品和服務,如業內首個室內優惠導購模式“廣發EASY GO”及驗證碼支付,更與微信卡包聯姻優化移動支付生態圈,各項核心指標領跑國內同業。

  數據顯示,廣發信用卡2014年新增發卡量同比增長達24%,增幅高於行業平均水準;累計卡量達到3450萬張,累計交易總額達到7552億元。在中國信用卡行業邁入20週年之際,國內最早發行信用卡的廣發信用卡宣佈2014年收入突破200億元,鞏固了在第一梯隊股份行中的領先地位。

  提前應戰移動支付 開啟消費金融創新之路

  近年來,信用卡已由便捷的支付結算工具逐漸成為了大眾使用最為普遍的消費信貸工具,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通過消費信貸來進行提前消費,社會對消費信貸的需求正在迅速擴大。

  據工信部2014年10月發佈的通信運營數據,我國移動網際網路客戶數量已達8.71億,隨著智慧終端的普及和手機上網用戶的激增,移動支付時代已然來臨。在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移動支付工作委員會披露的2014年移動支付調查結果中,信用卡依舊是2014年移動支付的首選,佔比高達93.4%。

  在移動近場支付領域,廣發卡保持著業內領先優勢。2013年在業內率先提出基於手機存儲卡(SD卡)的手機支付模式後,廣發卡于2014年與銀聯、中國移動合作推出手機錢包産品,可通過手機錢包客戶端實現金融IC卡的申辦、電子現金圈存、賬戶餘額查詢等操作。圈存完成後,用戶即可持NFC手機在國內各類消費場所120余萬台標有銀聯“QuickPass閃付”標示的POS機上使用非接觸的小額支付功能,範圍覆蓋商業零售、公共交通、餐飲等多個領域。值得一提的是廣發卡在2014年品牌行銷活動“廣發日”中,率先推出室內優惠導購模式“廣發EASY GO”以及驗證碼支付,再度提升了客戶的移動消費體驗。憑藉完備的功能和良好的體驗,廣發卡近年來受到用戶的充分肯定,用戶數量連年連番增長。

  搶灘社交金融平臺 打造消費金融核心競爭力

  隨著年輕群體在主流消費群體中所佔比重的提升,以及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APP在年輕群體中的興起,建立在移動端上的社交金融成為信用卡行業佈局消費金融的新方向。對發卡機構而言,微信的移動互聯特性可以有效拉近發卡行與客戶間的距離,成為各大信用卡中心提高客戶體驗的重要工具。對用戶來説,無須再往手機裏安裝各式APP,只需安裝一個微信就能滿足多場景下的不同需求。因此,龐大的用戶黏性與傳播能力讓微信成為各家銀行信用卡觸網的必爭之地。據中國電子銀行網2014年9月發佈的《基於移動金融的用戶行為偏好和體驗研究報告》顯示,已有數十家銀行開通了微信銀行服務,銀行業整體進入“微時代”。

  2013年,廣發卡在業內首批推出“微信客服”,為客戶提供基礎信用卡業務查詢辦理功能和優惠資格查詢領取的功能。雖然從服務範圍和內容來看這只是試水之作,但不難發現廣發卡早已具備借助移動互聯渠道展示良好服務的超前意識。

  2014年9月30日,微信升級6.0版本,推出瞄準卡券管理和線下支付市場的“卡包”功能。廣發卡作為卡包在金融行業的首個合作夥伴,將其行銷活動與卡包結合,凡通過廣發卡支付獲得的優惠券都會在卡包呈現。

  業內人士指出,微信通過卡包將線上卡券獲取與線下支付環節打通,廣發信用卡的支付體系與特約商戶為最終的刷卡消費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和海量商戶優惠,也讓其在商業銀行的支付市場爭奪戰中搶得先機。

  建立消費金融安全保障

  打響風險管控攻堅戰

  針對消費金融的發展熱潮,業內資深風險專家建議,消費金融興起對於整個經濟社會進步將發揮巨大作用,但若缺乏有效的監管,也容易誘發過度消費和過度金融創新,美國次貸危機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對此,銀行信用卡進入成熟發展階段,應該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和銀行風控理念,設計出防範信用風險的有效處理機制和流程,讓消費金融能夠良性發展。

  據某權威機構公佈的中國信用卡信用風險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行業不良率為1.47%,高於上季度0.06個百分點。據銀率網專家分析,原因有三:一是經濟不景氣導致資産回收風險增大;二是移動互聯時代新風險點不斷出現,網路盜刷、電信詐騙頻頻發生;三是信用卡業前期跑馬圈地式發卡模式累積了大量風險。如何在移動互聯金融佈局階段保持業績持續增長的同時風險得到有效的管控,成為檢驗各大發卡機構移動互聯金融版圖部署能力的“試金石”。

  作為信用卡業的先行者,廣發銀行針對上述三個風險點推出相應的措施,將創新風控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

  在資産回收風險方面,廣發銀行強化第一道防線——信審環節,在業內首批自主研發了智慧化審核系統,以應對人工信審的種種弊端。該系統根據銀行記憶體量審核問題庫及操作經驗進行智慧化建模,根據科學的信審流程快速核查申請人提交的個人情況,比人工電話核查效率提升近40%。據業內人士分析,平穩精確的信審智慧優化系統較之容易出錯的人工審核,能有效提高信審環節的準確率及效率,進一步降低授信風險。

  在預防電信詐騙、網路盜刷方面,廣發銀行推出業內首個持卡用戶可全面自主設置的信用卡交易功能服務平臺。通過該風控平臺可實現交易限額管理、境內無卡交易管理、港澳臺交易管理和境外交易管理四大管控功能,廣發信用卡持卡人可通過95508、手機銀行、上行短信等渠道自主設置所需交易功能。其中,交易限額管理、境內無卡交易管理兩個功能的可控性關閉,能有效防護卡片資訊被非法獲取,減少網路盜刷犯罪事件的發生。

  針對目前部分持卡人由於資金緊張或商業週轉等原因還款能力及還款意願不足、以致信用風險持續上行的嚴峻情況,廣發銀行通過對存量客戶數據進行整理及分析,推出了分區治理的整頓措施。針對行業高風險地區例如長三角、環渤海持卡人的消費特性,廣發信用卡相應採取了從源頭控制風險、縮小風險敞口、建立失聯客戶管理體系的控制措施。

  在有效風險管控政策的指導下,廣發卡在2014年風險管控考核中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廣發信用卡年化新增損失率為0.85%,低於行業數據1.05%。

  回首20載,信用卡作為消費信貸的天然媒介,其使用已成為消費金融市場的主要增長點,根據相關預測,未來幾年中國信用卡收入將以每年約40%的幅度增長,2015年有望達到2.5萬億元。業內金融專家表示:“在信用卡行業跨過20歲青春蓬勃的時代,只有積極擁抱移動互聯進行消費金融創新,才具備在下一個週期內繼續參與競爭的生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