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傳統中汲取力量

  • 發佈時間:2015-02-06 05:52:5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5年,我國文化創意産業相繼出現了3個質變。第一個質變是,創意開始推動文化産業發展。過去文化創意産業是通過産品銷售創意。創意附著在産品上出現,目的是為了提高文化産品的附加值。然而,最近這一兩年中,創意在文化産業中的地位開始由附屬品慢慢變成産業發展的原動力。創意開始具備自己的獨立價值空間,標誌著文化創意産業正在真正成熟起來。

  第二個質變是,近一兩年來,我國傳統文化的地位發生了變化。文化創意過去只是以局部點綴的方式呈現,如今開始融入産業發展核心。在我們的文化産品中,中華傳統文化正在通過非常鮮明的符號,以各種方式呈現出來。由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中華文化創意的特質,更加關注中華傳統文化具有的廣闊創意空間。

  第三個質變是,我國高校正在由原先的人才儲備庫變為推動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智庫,進入到文化産業發展的各個環節。例如,對很多行業和園區進行評定,需要一個客觀標準。只有出臺了評價標準,才能杜絕“文化創意是一個筐,撿到什麼都往裏裝”的亂象。而高校擁有大量有才華的創意人才,能為評價標準的制定提供幫助。可見,高校在文化創意産業中作為智庫的作用正日益彰顯。

  上述3個質變表明,我國文化創意産業正處在一個劇烈的變革期。在這個變革期,我們更應該關注中華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更應該關注傳統文化如何和文化産業發展現狀的融合。換句話説,就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氣質和觀念如何在現代創意中彰顯,就是中國傳統哲學“天人合一”觀念如何在創意誕生的過程中體現。傳統文化創意融入現代觀念,並非是某件文化産品上出現“中國紅”或青花瓷圖案的局部展示,而是傳統哲學觀念在創意空間的整體呈現。

  中國文化最大的特徵是寫意性,即“在一個點上激活萬水千山”。舉例來説,陶淵明對彈琴進行了很寫意的表達,“千不解音律,而素琴一張”。對此,李白也説得好,“陶令去彭澤,茫然太古新,大音自成曲,但奏無弦琴。”我們今天還能看到這種語言嗎?寫意性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需要在當前的文化作品中深度體現。如果離開了傳統文化滋養,再賣座的文化作品也只是無力和蒼白的表達,變得缺少文化內涵和根系,淪為簡單的表達工具。可見,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將富有寫意性的、美麗的傳統文化移植到現有的創意作品中。

  (作者係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