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調查:西方社會流行同質婚 "雙高"人士更易在一起

  • 發佈時間:2015-02-05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5日訊 (記者林秀敏)德國《明鏡》網站3日報道稱,在西方社會,社會不平等越來越嚴重。這究竟為什麼呢?研究表明,婚配形式的變化産生了重大影響。

  30多年前,烏蘇拉遇見費迪南德時,她是一名幼兒園老師,而他是一個高收入者。那時她在費迪南德家擔任家庭教師,照顧費迪南德的孩子們。不到三年時間,他們倆就結婚了。

  幾年前,安特耶和斯文在大學學習牙醫時結識,兩個人學業都很成功,拿到了博士學位,找到了好工作。兩個人收入都頗高,住在漢堡市中心的大公寓裏。

  一個高收入男士與幼兒園教師結婚,另一個則配與他的同學。烏蘇拉和費迪南德,安特耶和斯文,他們都代表了不同時代的社會潮流。當下西方社會有一個趨勢,人們更願意與相同教育背景或者收入接近的人結婚。男醫生不會與女護士結婚,而會與一個女醫生結婚。

  這種趨勢有一個副作用:人們通過婚姻改變階層變得更加困難,這也減少了生活在底層的人進入上流社會的途徑。婚姻關係的改變也可以部分解釋西方社會越來越嚴重的收入差距。

  研究人員調查了1960年至2005年期間結合的成千上萬對美國夫婦,發現由於“同質”婚姻,社會階層流動減弱,而家庭收入方面的不平等加劇。2011年經合組織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也將“同質”婚姻趨勢作為社會地位日益不平等的一個原因。

  德國的一些調查也提出了類似結論。社會學家漢斯-皮特(Hans-Peter Blossfeld)和安德累斯(Andreas Timm)研究發現,通過婚姻進入上流社會的婦女越來越少。社會學家漢斯-于爾根(Hans-Juergen Andress)和馬丁(Martin Spitzenpfeil)的一項調查則得出另一個結論,在過去30年裏,“同質”婚姻家庭相對穩定。

  事實是,50年前男子找到相同教育背景的妻子十分困難。那時,女大學生很少。男大學生只能去其他圈子中尋找伴侶,比如酒吧或者歌舞活動。現在這完全改變了。在過去幾十年裏,西方社會受教育的女性人數快速增長。如今高中生和大學新生中男女比例已經基本平衡。被社學學家稱為“機會結構”的概念出現了。現在男大學生遇見女大學生的幾率比遇見女工的幾率要大得多。而機會造就了愛情。文化社會學家居特 (Günter Burkart)説,一個人更容易愛上與自己有相同習慣、想法、感受、口味以及價值觀的人。

  由於這種趨勢,高學歷高收入的人趨向結合為一個家庭。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近年來,德國家庭收入差距急劇增加,十分之一高端人群的收入是剩餘人群收入的8倍。

  但不能把收入不平衡加劇的原因全都歸結于婚姻關係的變化。美國研究人員發現,1960年,高學歷夫婦的收入比社會平均水準高出76%,到了2005年,這個數字上升到119%。為此,高學歷人員與普通人員的收入差距正迅速拉大。

  報道最後揭露,30多年前那個與費雷德斯結婚的家庭女教師,後來也在他先生工作的公司裏取得了成就,並於2012年成為公司董事會成員。她的全名叫烏蘇拉-皮耶希,而那家公司是大眾汽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