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元證券:調整不必悲觀 本週或築底反彈

  • 發佈時間:2015-02-02 08:34: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元證券康洪濤

  隨著滬指3400點可望而不可即,投資者的對行情的認知在短期內變得混沌糾結。盤中幾度衝高至3400點上方回落,且量能尚未達到前期水準,顯示2009年3478點高點周圍阻力較大。不過,當前的市場趨勢依然在存量資金驅動的有效範圍內,而且由於監管層對兩融的檢查只為控制增速,不會引發存量規模的趨勢性下降。因此,在經歷短暫回落後,投資者不必過分擔憂市場的下跌整理,預計本週股指將重新修復階段性底部,迎來反彈行情。

  短期:

  反覆試探中階段性反彈可期

  近期A股市場之所以出現如此走勢,表面看是由於股價處於高位引發産業資本減持以及監管層兩融檢查,從而引發市場擔憂。其實,筆者倒是認為,在低利率、強改革背景下,大類資産配置轉向股市,行情的起點是利率下行,催化劑是改革加速,防護欄是穩中求進,改革轉型需要資本市場繁榮發揮資源配置作用。所以,本次進攻的腳步不會因為“干擾因素”而徹底停止。尤其是春節臨近利多的流動性因素可能偏多,由此引發階段性修復反彈是必然的一個途徑。

  而且我們發現,上周後半周的存量資金明顯具有積極做多的意願。如1月2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安全戰略綱要》,從盤面上看,資金就迅速推升了軍工、農業、電腦等科技股的炒作熱度。由此可見資金對於政策風向的敏感度。接下來的“四個全面”建設有望加速,而市場持續做多的主邏輯“改革加速”也將繼續被驗證。總體而言,雖然市場預期的央行降準時點或延後,市場的收益風險比短期可能會有所弱化,但由於近期連續的下跌和管理層3100點關鍵時刻的“維穩呵護”否認種種傳言來看,本週市場具備再次修復反彈的良好機會。

  中期:

  大震蕩將依然延續

  上證指數上升趨勢中的一次正常調整引發了不少資金的出逃,但其調整深度是不必過分擔憂的。一方面,目前的市場格局出現了新的“三國鼎立”的相互牽制。在存量資金博弈下,風險偏好重新主導市場方向,市場風格正向2013年模式回歸。市場預期大盤藍籌難以産生趨勢性行情、配置吸引力相對弱化,促使大批産業資本高位兌現籌碼。好在仔細觀察盤面我們也不難發現,市場對於公司業績和基本面的關注度相對提升,從存量資金的防禦考慮,業績浪潮逐漸成為資金追逐的主流,這樣的資金騰挪在接下來的大震蕩中將不斷演化。

  另一方面,大震蕩也源於監管政策的態度。不到兩周,監管風險逐漸升級。據外媒報道,1月28日多家銀行接到監管層的通知,要求加強信貸資金的投向管理,嚴禁資金流入股市。雖然通知並未明確指明要重點檢查傘形信託的配資業務,但也表明決策層對2014年11~12月表內外信貸資金的流向有一定的擔憂。看來,監管層的措施旨在進一步規範資本市場的杠桿業務,並非打壓股市。但若指數回調過於顯著,融資盤拋售或將引發強制平倉交易,引起更大的恐慌。所以,在等待一個明確進攻方向之前,大震蕩成為市場內外的一種必然選擇。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GDP全年增長7.4%,較2013年的7.7%下降0.3個百分點,整體宏觀經濟依然延續緩慢出清的過程。央行重啟逆回購,緩慢注入流動性。上週四,央行重啟逆回購500億元,並續做國庫現金定存500億元,一週實現貨幣凈投放1000億元,緩慢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所以,年前降準預期進一步削弱。1月匯豐PMI初值仍低於枯榮線,但開始回升。這些因素和舉措都是中期向好的積極鋪墊,而經濟增長的真正壓力可能在二季度來臨。庫存對於生産的抑制仍然非常大,目前下游行業已經進入去庫存狀態,這意味著未來庫存壓力會進一步向上傳導。因此,盤面的大震蕩將會持續一段時間也就很好理解了。

  操作:

  週期股或將承擔反彈重任

  正因為如此,在操作中,我們還是建議重點研究“存量資金的集體貢獻力”。 截至1月23日,基金四季報已全部披露完畢,我們統計了基金持股情況,基金在四季度大幅度加倉非銀、銀行、房地産、鋼鐵、建築,大幅減倉農林牧漁、電子、紡織服裝、採掘、電氣設備。基金從成長性行業調倉至週期行業已幾近完成,藍籌倉位已重。因此,週期概念仍是存量資金防守反擊的首選。

  另外,年底的高送轉預期也是存量資金追逐的標的。市場有明顯的高送轉賺錢效應,因此,次新股送股搶錢的大戲會輪番上演。

國元證券(000728)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