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十三五”啟動在即 專家把脈中國經濟轉型窗口期

  • 發佈時間:2015-02-01 21: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2月1日電 (記者 魏晞)今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在從2016年開始的“十三五”期間,中國將面臨一場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戰。而結構性改革,是經濟轉型升級的“硬骨頭”。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2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經濟轉型升級的趨勢與挑戰——建言‘十三五’”座談會上表示,2020年將是中國經濟轉型最後“窗口期”,面對國際國內發展環境和條件的深刻變化,轉型與改革的時間空間約束全面增強。“十三五”期間,創新驅動將成為最重要的一個導向性戰略,要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必須加快推動工業的轉型升級。

  “其中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利益協調機制,全面激發市場、社會、政府的活力,進一步形成推動轉型創新的合力和動力。”遲福林表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隆國強認為,討論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要有全球視野:即便是勞動密集型産業,面向全球也有很大騰挪空間。

  他表示,從全球範圍看,推動中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升級“空間非常大”,關鍵是一要方向明確,二是微觀主體、特別是國有企業要加快改造,三是在全球整合研發資源。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指出,“十三五”期間有幾方面改革重點:一是金融體制改革,要使金融真正支援實體經濟,資本流動更快、更有效果;二要發展教育,讓高等教育的改革更好地與産業結合;三是國有企業的結構性改革,“十三五”也是國企改革攻堅期;四是政府的功能結構性改革,“這項改革如果取得重大成果,對‘十四五’都會産生重大影響”。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認為,未來有兩種可能:如果結構性問題不解決,中國經濟可能繼續疲軟走低,“中高速”或保不住;如果較好地實現了結構調整,中國經濟增長率還有可能上升,而且這種增長不是依靠刺激投資、寬鬆貨幣政策等傳統方式實現的。

  王小魯建言,中國各級政府應該從過度參與、推動投資中退出,著手清理各種産業政策、刺激政策,回到普惠、鼓勵競爭的政策上來,把重點放在維護市場秩序、鼓勵平等競爭。“沒有這個調整,未來面臨的結構問題還會更加嚴重。”

  在中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看來,轉型升級的關鍵是如何突破“三個路徑依賴”:一是政府與市場的合作關係要突破,發揮市場很強的自組織功能;二是城鎮化與工業化關係,過去長期是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現在應該以城鎮化帶動工業化、帶動産業轉型升級、帶動産業結構調整;三是以經濟轉型推動社會轉型,轉為以社會轉型推動經濟轉型。

  “城鎮化成本極其巨大,在看到紅利的同時,不能忽視鉅額成本的分擔。”劉尚希提醒:“如果三個路徑依賴不突破,(經濟增長)很可能陷入徘徊狀態,未來是不確定的。”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則強調,“三力共振”將對未來中國經濟轉型産生巨大深刻影響,即轉型壓力、增長動能乏力以及改革阻力。

  “在未來轉型中,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我認為,政府轉型是首當其衝的。”汪玉凱説。(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