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四中全會釋“法治紅利”助力中國經濟升級

  • 發佈時間:2014-10-24 08:5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23日在京閉幕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相關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改革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之際,法治中國框架的搭建將釋放出“法治紅利”,助推中國經濟穩步升級。

  四中全會閉幕的前兩天,中國官方剛剛披露了三季度經濟運作的核心數據。7.3%這一創出數年來新低的增速勾勒出中國經濟的兩大“挑戰”。

  短期來看,官方須穩定市場預期,避免經濟跌破底限;中長期角度來講,人口紅利衰減、自然資源承載力下降等新趨勢,讓中國亟需找到新增長動力。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決心的呈現,對中國經濟化解長短期壓力均有裨益。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法治中國的框架下,政府首先是一個有限政府,這將給市場提供更多空間。如果政府能夠做到依法執政,經濟主體就會對未來有更確定的預期,其行為就會更加穩定。民間投資、市場創新也就具備了繁榮的前提。

  依法治國在改革攻堅和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也將發揮重要作用。劉元春介紹説,對法治的強調將能夠約束以前為人們所詬病的權錢交易,做到此次四中全會所要求的政治清明、社會公正。

  在法治中國框架下,各政府部門對市場的規制將按照統一的法律來進行。明確的監管邊界和實施模式將減少政策的主觀性、任意性,從而減少監管者與被監管者之間的衝突,提高市場運作效率。

  劉元春強調,法治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佈局全面深化改革後,四中全會所搭建的法治中國框架,將成為中國重要的一項改革紅利以及獲取更多紅利的基石。

  中國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時建中也認為,中國未來最大的紅利就是制度紅利,是法治紅利。四中全會的召開對於鞏固已經取得的改革成果和進一步推進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意義重大。他對中新社記者強調,如果沒有法治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就會缺乏相應的表達機制。

  時建中也提醒説,在依法治國的要求下,一些改革措施需要按照“權利化”、“義務化”和“責任化”的框架,通過科學立法和嚴格執法來推進。這樣政府的行為更加規範,市場的預期也更加穩定。

  政府和市場關係的調整還會在更多領域出現。劉元春表示,目前很多部門所出臺的紅頭文件和一些基本的法律衝突,未來必須以法律為準繩進行清理。一些被人為分割或是設置障礙的市場也將被逐一打通。

  此外,“負面清單”也有望得到推廣。劉元春表示,負面清單對於政府來説是“法無授權不可為”,對市場來講是“法無禁止皆可為”,這種機制是法治的體現。上海自貿區探索的這種機制,未來會在更多領域適用。

  對於依法治國對經濟升級的重要意義,此次會議公報也進行了強調。公報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準,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這意味著,未來官方將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一方面穩定經濟為明年開好局,同時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助力中國經濟升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