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食指經濟”,芝麻開門

  • 發佈時間:2015-02-01 05:59:2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際網路把過去線下能辦的事辦得更好,讓過去難以實現的過年心願成為現實

  俗語有雲“過了臘八就是年”,春節將至,搶完回家的火車票,買好給父母親友的禮物,接下來的“規定動作”就是置辦年貨。“一大波商機正在襲來”,開拓消費者錢包“360度無死角”的網購平臺們怎肯坐視。天貓、京東、蘇寧、1號店等各大主流電商瞬間開啟了“年貨模式”,“食指經濟”興高采烈地希望在寒冬中再掘一桶金。

  網購年貨筆者不是新手,價格便宜與否還是其次,帶著大包小包坐上春運最高峰的火車,簡直“回家路難於上青天”。動動手指,直接讓網店把年貨發回家裏,就能輕裝簡行。爸媽在家裏也免了在人頭攢動的超市裏費時費力大採購的麻煩。在淘寶搜索一下關鍵詞“年貨”,居然有1682.76萬件商品。再回想一下父母結婚時,為了帶點年貨回家,甚至將一提包橘子從陜西一口氣拎到黑龍江。在感慨商品供給極大豐富的同時,也不禁感受到網際網路給“年味”帶來的巨大變化。

  變化不僅停留在省時省力。在今年的大採購中,除了以往過年必備的零食乾果水果外,網購平臺們還紛紛拿出不少“新面孔”,從“洋年貨”的進口食品到冷鏈配送的生鮮魚肉,長白山1000頭黑山豬、烏拉圭草飼牛腱子肉、加利福尼亞紅酒、丹麥曲奇餅乾……“誰家過年不吃頓餃子”呢,消費者為過年總是特別舍得花錢,這也讓網際網路年貨成了教育消費者“嘗鮮”,體驗新商品的地方。

  網際網路讓年貨置辦變得更方便、更便宜、花樣更多,這些都算是把過去線下能辦的事辦得更好。除此之外,網際網路還在讓過去難以實現的過年心願成為現實。

  一是對碎片化需求的整合。淘寶有數據顯示,來自湖北恩施土家族必吃的榨廣椒炒臘肉,其榨廣椒採用農家鮮紅辣椒和苞谷面切碎拌勻充分發酵製成,在多家店舖內吸引了數千人購買。湖南邵陽的血粑豆腐,將豬血、五花肉和豆腐配上佐料混合,再經過一輪煙熏火烤才算完成製作。血粑豆腐單店累計成績超過了3000余件。這些過去不為人知的“過年味道”,一方面撫慰了不能回家的遊子們“想家的胃”,一方面也讓“吃貨”們在設計春節功能表的時候更遊刃有餘。

  二是對個性化需求的滿足。在1號店,包括福臨門、五穀道場、善存、博朗剃鬚刀等在內的12個知名品牌推出了年貨印名字的服務,只要在頁面輸入訂單號後按照系統提示輸入定制的內容就可以得到帶有姓名的專屬禮盒,帶著走親訪友,自然比往年年貨商品線上下推出的“媽媽禮盒”、“奶奶禮盒”只能模糊地寫個稱謂更顯一番心意,而這樣的需求只有當資訊流被打通,消費者能真正直接對接到生産者才有可能被實現。

  甚至像同升和、盛錫福、月盛齋這樣的老字號也沒閒著。他們將目光投向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港臺消費者,針對他們推出了大量包郵年貨禮盒,希望通過蹚平郵費“門檻”來讓更多消費者乘興而來,沾一沾傳統年味的喜氣。在台灣著名討論區PPT的網購版,網購達人們已經興高采烈地討論起了盛錫福帽子的大小和手工千層底布鞋到底應該搭配什麼衣服。

  不過,網購千般好,快遞一時難。網購平臺們及早就大力吆喝賣年貨,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往年過年前後的數個星期,都是一年中網購交易額的最低點,原因則是各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們放假回家,網店們只能閉門謝客。今年儘管平臺們都拍著胸脯表示快遞不是問題,還推出了諸如“廠家直送”、“當日達”、“到府服務”等創新服務,但消費者還是最好儘早下手,畢竟看看春運每年的熱火朝天,中國人“回家過年”的觀念恐怕很難因為加班費和獎金補貼打消,真到了年根兒底下,有多少快遞小哥還能堅守崗位,多少要打個問號。

  當“食指經濟”敲響年貨的門,改變的不僅是消費習慣,也讓春節過出幾許新意思,而這或許正是網際網路潛移默化滲透進人們生活中的深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