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管好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就是對財政資金的最好問效

  • 發佈時間:2015-01-30 21:31:27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隨著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理念的推廣和落實,大量村級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使廣大百姓得到了實惠。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出現了重建設,輕管護問題,部分管護項目處於無人員、無資金、無措施的“三無”狀態,財政的前期投入也就打了水漂。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青島市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管護措施前置建管一體化

  在申報環節就要明確項目建成的管護措施和資金來源;一是探索建立專項管護基金,從項目結余資金提取或者財政預算安排項目投資額10%左右的管護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專款專用。二是探索建立所有招標制度。村級可以要求在招標文件載明中標單位需負責竣工後一定年限的管護責任,投標報價要包含管護資金,發揮施工單位的專業技術優勢。三是積極發揮財政補貼資金的激勵引導作用,探索建立政府補一塊、村莊出一塊、居民收一塊、企業幫一塊的資金籌集模式。2011年平度市仁兆鎮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實行戶集、村收、鎮運、市處理的環衛管理機制,建立了農戶按月繳納垃圾處理費,政府補貼的環衛資金保障機制。在管理維護上,採取為項目管護提供基本保障資金的形式。黃島區東漕汶村因地下水污染新購凈水設備一套,專人看護每日定時供水,本村村民按月定量供應,對租戶或者鄰村村民低價有償供應,每年可收入近萬元,實現了用養結合、高效運轉。

  建立管護資金保障機制

  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對村級公益性設施的管護投入,鼓勵村級多渠道籌措管護資金。

  建立村級公益性項目管護長效機制,需要資金的保障。按照“允許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産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的政策要求,統籌現有的資源優勢,逐步實現公共基礎服務設施管護全面覆蓋,構建城鄉公共基礎設施管護一體化管理機制。萊西市出臺了《村鎮垃圾處理專項規劃》,組建了鎮街環衛所和保潔隊伍,各項作業實行“垂直管理”,制定統一的工作標準,實現“城鄉衛生標準一致”,農村環境管理長效機制逐步完善。按照收益成本分析、誰受益誰負擔等原則,推行村民參與式管理,實現村級自我服務、自我管理。此外,結合城鎮化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對具備條件的環衛類公益項目實施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建立村民參與、村級管護、政府補貼的長效機制。通過考核評價,完善獎懲激勵機制,激勵村級做好項目管護。

  (作者單位:青島市財政局基層財政管理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