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家電能效“領跑者”能獲補貼?

  • 發佈時間:2015-01-29 08:30: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的“領跑者”計劃能為消費者帶來真正的實惠嗎?

  平板電視、變頻空調、電冰箱、滾筒洗衣機等家電産品,今後也許會“強者恒強”。在本月,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印發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據該《通知》,家電産品須達到能效國家標準的1級能效以上才能申請“領跑者”,入圍産品目錄將每年發佈兩次,列入目錄的産品,可以在産品明顯位置或包裝上使用能效“領跑者”標誌,也可在能效標識本體上直接印製能效“領跑者”標誌。那麼,“領跑者”制度與一年前退出的“節能補貼”政策的延續嗎?該制度一齣,是否導致市場領先廠商更強,而中小廠商則更弱呢?

  文、圖整理/廣州日報記者 李光焱

  名詞解釋

  何謂“領跑者”?

  首先,能效“領跑者”的6條基本要求,國內主流廠商都可以滿足,但政策要求的“領跑者”指標不僅高,還必須逐年提高,同時還必須是定型産品,還要在主流銷售渠道正常供貨——不能做一款不上市僅拿補貼的産品。能效“領跑者”政策,考驗的是廠商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將“投機者”擋在門外。

  其次,用能産品能效“領跑者”的入圍採用企業自願申報、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方式。能效“領跑者”目錄每年發佈兩次。也就是説,廠商不申報,就不可能進入目錄。因此,不管中外大小廠商,在能效領跑者制度面前都有機會。廠商一定要注意及時申報,失去機會將是戰略上的失誤。

  另外,也並不意味著所有1級以上能效産品都可以進入“領跑者”計劃。不難預計,以後市場上貼有“領跑者”標簽的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産品,其價格一定較其他普通産品為高,是廠商的高端産品。從消費者角度,前期投入購買成本高,但節能水準會降低後期使用成本。

  補貼政策退出 非節能産品市場抬頭

  據奧維雲網檢測數據顯示,在2013年6月家電節能補貼政策退出之後,2014年全年變頻空調3級能效産品比重由2013年的36.5%提高到54%;定速3級比重更是由2013年的42%提高到77%,意味著節能産品比重下降明顯,市場非節能産品抬頭。“隨著政策的退出,3級能效的門檻産品有明顯回潮趨勢。這不僅是在開倒車,還與加快節能減排的大環境極不相稱。”奧維助理總裁張彥斌表示,家電尤其是空調是耗電大戶,是國家節能減排的重點。

  然而,無論對消費者還是對家電廠商,都有擔心。“領跑者”會否透支消費?會否打亂市場節奏?又一次出現廠商騙補的現象?不過,記者了解到,此次“領跑者”政策與節能惠民補貼政策激勵角度並不相同。

  張彥斌認為,節能惠民政策,鼓勵消費者購買節能産品,有刺激消費的之意;而此次“領跑者”政策,設計的方向主要是促進節能技術發展,鼓勵家電企業憑藉技術優勢,為市場消費者提供高效節能産品,而並不在於刺激消費。而在補貼上,不再針對消費者而是直接針對製造商。

  “有能力有實力的廠商肯定研發高能效産品,能有效推進節能標準更新,未來的新標準在節能性上要求更高。”美的家用空調首席工程師遊斌表示。事實上,在銷售市場,今後達到“領跑者”標準的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産品,都將貼上相應的標簽,方便消費者選購。

  廠商心態各異 實施細則仍未落地

  “格力不需要政策補貼。”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表示,靠市場而不是靠政府,一些有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強的廠商能過得很好,補貼反而是令不被消費者認可的廠商“不生不死”,不利於市場集中。事實上,“領跑者”政策無疑對這類廠商更有利。遊斌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認為,“領跑者”政策會使空調業“強者恒強”。

  據統計,空調行業TOP3品牌格力、美的、海爾的銷額份額佔比合計高達76.0%;細分到變頻1級能效市場,行業TOP3品牌格力、美的、三菱電機的銷額份額佔比更是合計高達76.8%。因此,該政策對中小空調廠商則會是一場“噩夢”。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亦認為,不僅是空調,彩電、冰箱、洗衣機等行業,都存在類似的“困境”——領先者會得到更多,不斷拉大與跟隨者的距離,形成分化。

  不過,目前“領跑者”政策的實施細則並未出爐,相當於另一隻“靴子”沒有落地,政策實施中對中小廠商的衝擊如何管控,並不明確。加大研發力度必然增加成本,並且不確保能成功,但會拉升成本提高售價反過來降低性價比和競爭力。那麼,中小品牌何去何從?

  分析人士吳國權認為,中小廠商要從價格、外觀、功能三方面著手,與大廠商實現差異化定價、細分功能以及年輕化和藝術化的設計感,實現突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