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應急産業:急需突破核心裝備技術

  • 發佈時間:2015-01-24 06:02:3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應急産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應急産業規模顯著擴大,應急産業體系基本形成,為防範和處置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撐,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應急産業發展的瓶頸在哪?與之配套的財政、科研、政策以及人才隊伍建設又怎樣來跟進?1月23日,工信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副巡視員景曉波、發改委經濟運作調節局副巡視員周平和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參贊孫成永對這些問題作出了解讀。

  産業規模已近“萬億級”

  “要理解應急産業就得了解發展應急産業是為什麼服務的。”景曉波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我國將突發事件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應對過程包括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後恢復與重建四個階段。應急産業就是為上述突發事件應對活動提供支撐的産業。

  “由於事後恢復與重建階段時已經進入了正常經濟活動,相關産業一般就不再納入應急産業。”景曉波説,應急産業基本涵蓋了消防、安防、安全、防災減災、資訊安全、公共安全、緊急救援、應急通信産業等等,涉及裝備、材料、醫藥、輕工、化工、電子資訊、通信、物流、保險等。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為應急産業發展提供了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公眾安全意識的提高,社會各方對應急産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根據估算,2013年應急産業專用産品和服務的産值達到近萬億元規模。

  關鍵技術裝備發展緩慢

  “反思我們歷次處置重大突發事件,部分關鍵應急技術裝備一直是制約救援效率的重要因素,支撐産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核心技術亟待突破。”景曉波坦言,我國應急産業關鍵應急技術裝備發展緩慢。比如大深度大噸位沉船快速搶險打撈裝備、超高層建築火災撲救裝備等,這部分關鍵技術産品還需要依賴進口。

  對此,孫成永也表示,突發事件的處置現場情況非常複雜,對應急技術裝備的適應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很高。而我國應急技術創新缺少系統性的目錄指導,企業、科研院所開展應急科研研發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復性。同時,應急産業的科技資源分散,缺少統籌和整合,核心應急裝備技術研發支撐條件不足。

  針對上述問題,《意見》對2020年前應急産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所需政策措施進行了系統部署,提出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健全産業結構、促進集聚發展、促進推廣應用和開展國際合作等6項主要任務。在充分利用好現有産業扶持政策的基礎上,提出了産業標準、財稅支援、投融資、人才隊伍建設等5條政策措施。

  “比如,《意見》提出要加快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明確提出將通過國家科技計劃、專項等積極對應急産業相關科技工作進行支援。特別是在自然災害預警、應急通信、重大生産安全事故預防、重大網路安全事件監測預警等領域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撐應急産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核心技術,從而支撐産業發展。”孫成永説。

  《意見》還提出整合應急産業的科技資源,推動應急産業領域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體系建設,鼓勵和支援應急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展,充分利用軍工技術優勢發展應急産業,推動軍民融合。要加大對應急産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政策支援力度,對列入目錄鼓勵類的應急産品和服務,在有關科研計劃中給予支援,還需要探索風險補償機制,支援重大應急創新産品的首次應用等。

  項目列入國家物流規劃

  應急産業已經形成一定集聚發展規模。據了解,北京、廣東、安徽等多個省份已將應急産業列為重點支援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截至2014年6月,全國已涌現了廣東東莞、浙江樂清等多個應急産業聚集區,年産值達4000億元;出現了北京應急救援科技園、安徽合肥公共安全産業園、重慶西部安全應急産業基地等十幾個正在規劃或建設中的應急産業園區,其中,北京、重慶等多個應急産業園區規劃的年産值規模都在500億元左右。

  周平透露,下一步將在“十三五”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和其他規劃中做好銜接,使應急産業發展項目能在規劃中得到充分體現。

  據周平介紹,將在項目層面積極支援量大面廣有共性或特性的應急産品,並通過應急物資保障工作推動應急産業發展。發改委目前牽頭編制報請國務院印發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把應急物流工程列為十二項重點發展工程之一。發改委也在組織編制應急物流的發展規劃。

  孫成永也表示,科技部正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十三五”科技規劃公共安全領域的專題研究,就應急産業相關科技工作進行需求凝練和頂層設計,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基地人才專項等進一步加強對應急産業相關技術裝備的研究開發與示範應用,重點推動應急産業領域科研平臺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

  “今年工信部將推出應急産品推薦指南。”據景曉波透露,工信部將聯合有關部門編制重點應急産品和服務目錄,推動國家應急産業示範基地、應急物資和生産能力儲備基地建設,配合有關部門研究應急産品認證制度和應急産業標準,籌備建立應急産業協會、産業聯盟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