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路徑選擇

  • 發佈時間:2015-01-23 03:31: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著江馬雲卿蔡禮建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明確指出了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農業發展方法、手段和模式上探索一條新道路,筆者認為應在以下“五個轉變”上下功夫。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在農村農民向城市居民或職業農民轉變上下功夫。一是農村農民向城市居民轉變。給予適當激勵政策,引導農民自願退出承包地經營,從事非農生産,定居城市,在社會屬性各個方面真正轉變為城市居民。二是農村農民向職業農民轉變。明確政府在培育職業農民中的主體地位,加大對會農業技術、有生産要素、懂市場經營的農民的扶持力度,鼓勵合作經營,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三是引入新型職業農民。明確生産型、服務型、經營型職業農民的認定條件,實行動態管理;減少普惠型政策,加大針對性配套政策扶持力度,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在以家庭聯産承包及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向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轉變上下功夫。一是處理好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與家庭承包經營的關係。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地位,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形成傳統家庭經營者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多种經營形式聯合共生、協調發展的經營體系。二是處理好市場作用與政府作用的關係。進一步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使市場在農業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四大骨幹、兩大主體”從事農業生産的積極性。三是處理好政府引導與農民自願的關係。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要在農民既得權益不受影響的基礎上,從“尊農富農”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讓農民進城得踏實、留鄉得安穩。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在單一農業部門參與向多部門參與農業發展轉變上下功夫。一是現代農業需要高度發達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網路來實現,包括運輸系統、能源提供、科研推廣、環境與資源保護等基礎供給,以及商貿物流、資訊共通、金融保險和農業服務仲介等專業服務主體,從而形成新型的農業服務體系,改善和保障農業農村發展環境。二是現代農業需要引入工業發展理念和市場力量來推動,走以農副産品生産、加工、銷售為主,農業生産園區化、園區管理企業化、企業經營規模化的“一主三化”之路,打通“農戶+基地+合作社+企業+保險公司+擔保公司+銀行”+“政府”的“7+1”通道。三是現代農業需要借助資訊化手段和順應城鎮化需求來拉動。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在數量增加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上下功夫。一是改善生産條件。對碎片化的土地進行綜合整治,完善水源、排灌渠係、路係,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勞動生産效率、土地産出率,適應現代農業生産需要。二是提高産出品質。提高農業投入品質,改善農業運作品質,促進農業功能由食品保障、原料供給功能,向生態保護、觀光休閒、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轉變,增加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三是維護生態平衡。推進農業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保護和節約利用資源,鼓勵發展農業迴圈經濟,開發農業節約型技術,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排放,達到生態環境永續和農業生産可持續發展。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在農産品由供給市場向市場需求轉變上下功夫。一是改善農産品生産結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逐步淘汰高成本、低收益、劣品質産品,向科技要産品、要品質、要市場、要效益。二是提高農産品附加值。以名、優、特、精、細、新的品質打造品牌,以保鮮、倉儲、加工、運輸、銷售等全方位現代服務理念提高品牌價值。三是完善農産品市場體系。在建好初級市場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專業市場和批發市場,穩步發展期貨市場和期權交易,有效整合分散的供給和需求,形成短、中、長期合理價格並引導生産,穩定消費預期。(作者單位:重慶市榮昌縣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