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能讓保障房成“雞肋”

  • 發佈時間:2015-01-22 05:59: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報道,全國最大保障房社區、山東青島白沙灣片區保障房因位置偏僻申請遇冷,正變成一座空城。其從2012年底公開銷售至今,僅收到不足200份申請。此外陜西、河南等多地保障房空置現象亦大量存在。

  在住房剛性需求量大、商品房價格較高等現實面前,由政府相關部門組織力量建設的保障房無疑是中低收入群體實現“安居夢”的重要依託。這樣看來,保障房建成之後上演“空城計”是不正常的。具體分析,要麼是保障房價格沒有吸引力,與市場價相差無幾,遠遠超出中低收入階層的經濟承受能力;要麼,選址偏僻,大多遠離市中心,加上市政配套設施差,讓人們租得起、住不了。必須改變保障房“遇冷”的尷尬境況。

  其一,要以人為本,重質重量。保障房售價或者租價較低,建設過程中無利可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品質不盡如人意。建設保障房必須以人為本,而不是僅僅為完成任務指標。此外,在品質、選址、配套設施等方面也有必要建立起嚴格的管理制度,以保證保障房不因保障特性而出現有量無質、選址偏遠、配套落後等情況。

  其二,要資訊公開,問責到人。保障房建設是公共服務項目,不能關門操作。從討論必要性、研究可行性,到項目立項、地址選擇,抑或是資金投入、招標投標等,都有必要做到資訊公開,甚至要做好相關民意調查與徵集。唯有如此,才可能避免保障房空置與“空城”等不正常現象的出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