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價格改革進展順利
- 發佈時間:2015-01-21 04:52:5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範圍不擴大,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要把棉花和大豆的改革試點組織好,總結好經驗,為將來擴大試點打好堅實的基礎。”在日前舉辦的“清華2015三農論壇”上,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杜鷹説。
在論壇上,很多專家認為,中國實行了多年的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雖然對保障農業生産作出了貢獻,但是也造成了國內外價格倒挂。去年開始實施的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有助於推動完善農産品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不過,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黃季焜調查認為,目標價格政策執行中仍有一些操作性問題尚待解決。
黃季焜認為,雖然目標價格實施以來,棉花的國內外差價從2011年至2013年的超過50%,下降到2014年底的27%,新政策減少了對價格的直接干預,緩解了國內棉花庫存壓力,但這項改革存在一些操作性問題。據他測算,新疆的棉花目標價格補貼達250余億元,發放補貼60%根據面積、40%根據交售量,核查棉花種植面積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工成本,操作起來難度很大。
杜鷹認為,總體上看,目標價格改革進展比較順利,市場定價機制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實現了多渠道收購,“新疆定下800多個軋花廠,經過資格認定都可以收購,國內外棉花差價明顯縮小;棉花庫存壓力有所改善,目前我國有1000多萬噸棉花庫存,但今年的棉花庫存不會再增加;棉紡企業的效益得到改善,儘管棉紗價格下行,但棉花價格更低,因此企業得益。”
在論壇上,杜鷹對價格補貼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今後不應過於強調通過政策性補貼來提高農民收入。此外,還應該適當提高對農産品價格波動的容忍度,“過去我們對價格波動過於敏感。應該訂立一個價格區間,只要農産品價格在區間內波動就應當容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