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長線”心態對待創新

  • 發佈時間:2015-01-21 04:52: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的科技獎勵大會將技術發明一等獎授予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DMTO)。這項以“煤代油”為指向的關鍵技術,打通了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中間通道,以遠勝於國際競爭對手的優勢,為中國“缺油、少氣、富煤”的能源結構帶來了“揚長避短”的機會。然而,就是這樣一項被評價為“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替代技術”,即使在其獲獎後,依然被問到“油價這麼低了,成果的意義何在?”

  事實上,在其長達30年、歷經四代人的“馬拉松式”創新中,每當油價出現波動,項目研發就會出現變數,而且數次險些“死在路上”——油價下跌,“油荒”緩解,其重要性就被嚴重矮化,關注度被市場邊緣化,進而難以獲得資金支援,研發陷入低潮;油價大漲,石油危機,則其緊缺性凸顯,項目立刻受到市場追捧,研究工作反而順利。一個旨在破解我國能源結構困局的戰略性項目,竟然被尷尬地置於油價的對立面,不得不看市場的“臉色”行事。

  以市場為導向,是技術創新的鐵律。密切關注市場變化,敏感發現市場需求,及時做出相應調整,是尊重創新規律的體現。然而,市場瞬息萬變,技術研發卻需要持之以恒。尤其是重大科技的創新,需要的是前瞻的眼光、長期的佈局、不間斷的投入、持續的研究,才能像DMTO那樣“十年苦修,一朝驚人”。對那些搶佔制高點的技術而言,每一次延緩、遲疑、中斷都有可能前功盡棄。市場的善變和創新的週期看似出現了矛盾。

  那麼,是市場導向“失靈”了嗎?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看待市場?毋庸置疑,對於應用技術而言,市場是檢驗其價值的標準和手段。但是技術在創新過程中,尚未進入市場,其價值不一定會完全被市場認同,這種風險本身也是創新的特徵。

  以市場為導向,不等同於跟隨市場的風吹草動隨時“變臉”。相反,過分的“功利主義”是創新的大敵。事實證明,許多有價值的創新就是被這種追求立竿見影效益的短視行為斷送的。

  以市場為導向,是對大規律的把握,對大趨勢的判斷。對於看準的方向、認定的趨勢,不能變,不能亂,不能斷。尤其對事關重大國家需求的技術,更需要超前的視角、戰略的思維,既要關注市場,還要高於市場,先於市場。

  對創新,我們需要的是做“長線”的心態,而不是炒“波段”的手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