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萬達正式轉型 商業、文旅、金融、電商成支柱産業

  • 發佈時間:2015-01-20 09: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一個月前完成主業商業地産登陸港交所、本週院線板塊又將在內地A股IPO後,轉型成為萬達集團這家重資産、以房地産起家的企業無可回避的話題,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1月17日年會上發出了萬達第四次轉型的信號,商業、文旅、金融以及電商將成為萬達新的四大支柱産業。而在轉型的過程中,哪些板塊會成為萬達的重中之重?萬達又將從中選擇誰來做下一個資本平臺?轉型所帶來的陣痛,又是否會迫使萬達放緩業績增速?

  金融挑大頭

  轉型,正在成為千億級房企共同面臨的選擇,在先後實現主業萬達商業地産以及萬達影院兩家公司的上市目標後,萬達集團在上週末拋出了第四次轉型的信號。

  按照王健林的闡述,萬達集團的轉型從空間上看,是從中國企業轉型為跨國企業;從業務上看,是從以房地産為主的企業轉型為以服務業為主的企業。具體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商業、文旅、金融、電商基本相當的四大模組,徹底實現轉型升級。

  壓縮房地産銷售收入比例的同時向服務業伸手賺錢,在業內人士看來,萬達集團的轉型早已露出端倪:去年底戰略控股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錢;上周,引入四家投資機構,試水商業地産開發的輕資産項目。在分析人士看來,其手中掌握的四家上市公司為萬達打通了融資渠道,而對於萬達這艘大船而言,如何做好資源配置,更穩更遠的航行成為新的挑戰,這其中最關鍵的是要找到下一個發動機的引擎。

  “在萬達宣佈的未來四大板塊中,金融或將成為最重要的引擎。”一位了解萬達集團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萬達的商業板塊已擁有成熟的萬達風格;文旅板塊正處於起步階段;電商已被多次提及且有了“騰百萬”的合作,但尚未具雛形;金融板塊原定於去年三季度成立金融集團,但延期至今還未實質推進,“在其四大板塊中,前三者關聯度不大,而只有金融可以做到將前三者貫通其中,可以從更高的層面整合萬達的所有資産和資金,這無疑是萬達這家輕重並舉企業未來最核心的內容所在”。

  實際上,萬達的金融野心暴露于去年挖腳原中國建設銀行投資理財總監兼投資銀行部總經理王貴亞。按照業內的猜測,在現任萬達高級副總裁王貴亞領銜的金融板塊將擔任萬達內部大財務官的角色,旗下的財務公司很有可能會統籌各子公司的現金流情況,一方面財務公司將有結余子公司的現金流調配至有需求的子公司,避免資金的浪費,同時節省整個集團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投資管理公司和資本管理中心更可能進行全球資本的運作。

  誰是下一個資産平臺

  在扶持主業香港上市後,萬達即將迎來旗下萬達電影院線的A股發行,至此,萬達集團在海內外布設了四個上市公司的資本平臺,而轉型服務型公司之後,萬達的資本運作將如何展開成為下一個焦點。

  業內人士指出,萬達商業地産上市之前的幾個細節頗為值得關注:一為去年8月,萬達將此前收購的香港殼公司名稱由萬達商業地産改為萬達酒店發展有限公司;二為在萬達商業地産最後一版招股説明書中,萬達將大連金石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以及西雙版納國際旅遊度假區開發有限公司剝離出去;此外,招股説明書中提到,萬達旗下最重要的旅遊地産項目——長白山旅遊度假項目也排除在了上市公司之外。

  據此,克而瑞上海機構研究總監薛建雄判斷,這一系列調整和佈局也是為了後期將旅遊項目以及酒店物業統一打包上市做準備,“將商業和旅遊分開,各自實現上市或許也是萬達的另一步棋子;此外,香港殼公司目前還未被注入資産,從其名稱判斷,酒店業務或許也將單獨成為獨立的資本平臺”。

  除此之外,也有業內人士判斷,萬達下一步的資本市場行為將圍繞文化板塊的資産注入開始。據悉,對於萬達集團來説,即將敲鐘的萬達院線只是其在文化産業佈局的一部分,而對於萬達院線來説,其作為萬達集團在文化板塊的上市平臺,集團旗下更多的文化類優質資産無疑將為萬達院線的未來發展提供支撐,包括資産注入。例如,萬達主導的五洲電影發行有限公司、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

  實際上,除了影視産業以外,自漢秀啟幕起,廣義的文化旅遊板塊已被悄然定為下一個上市目標,王健林就曾透露:“未來萬達將建造多座室內、室外的主題樂園,如電影科技樂園、室內滑雪館、水上樂園、海洋館、兒童樂園等多種形態,所以未來萬達也會將文化旅遊板塊的業務打包上市。”

  30%增速放緩能否承受

  在分析人士看來,資産的進一步整合及打包上市將加快萬達向服務型企業轉型的步伐,在公佈轉型計劃的同時,萬達也透露了更為具體的數字目標。即2020年將實現資産1萬億元,收入6000億元,凈利潤600億元,成為世界一流跨國企業。更為具體的目標是,2020年萬達的服務業收入、凈利佔比力爭超過65%,房地産銷售、凈利佔比低於35%;海外收入佔比超過20%。

  與此同時,萬達還公佈了過去一年的成績單,企業資産達到5341億元,同比增長34.5%;收入2424.8億元,同比增長30%。對於該成績王健林也曾提前透露:“萬達已經連續九年實現了30%左右的年增長速度,今年萬達繼續保持高速度增長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王健林胸有成竹,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轉型則意味著增速的折損,轉型與高速增長往往不能同時兼顧。

  “就以萬達商業地産剛剛公佈的輕資産計劃來看,未來萬達將與投資方共攤租金,這正是在其用部分收入換取戰略轉型的案例。”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分析稱。

  值得注意的是,萬達公佈的收入預期也在透露其放緩腳步的心態。從2014年的2424.8億元到2020年的6000億元,根據計算,在未來六年中,萬達的營業收入要實現147.5%的增速,平均每年的增幅為24.5%,該數值已經少於過去九年30%的增速。

  薛建雄也指出:“25%左右的收入增速已經屬於行業高峰,例如,2014年萬科的銷售收入增速為25.9%,因此對於轉型期的企業而言,保持25%的增速仍具備挑戰,完成該目標,需要萬達商業、文旅板塊同時發力,而金融以及電商板塊的加速成形和推進更為關鍵。”

  北京商報記者 齊琳 阿茹汗/文 張彬/製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