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閒事主任”和她的志願組

  • 發佈時間:2015-01-20 05:40: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她是個女人,卻有著男人的性格,因為願意排憂解難,得了個“閒事主任”的稱號。她是遼寧省開原市北關村首個志願者服務互助組發起人——蓋亞琴。

  記者與蓋亞琴相識是從掰腕子開始的。

  去年11月一個寒冷的午後,蓋亞琴剛從銀行幫殘疾人徐桂珍取低保錢回來,人未到聲先到:“《經濟日報》的記者要採訪我?我可沒做什麼。”話音未落,人已風風火火地闖進了村部的自願者互助組辦公室。

  她50歲出頭,個子不高,臉凍得紅紅的,握過來的手粗壯有力,還有老繭。記者驚訝地説:“您的手真有勁。”她自信地笑著:“男的也不見得比我有勁,不信咱們掰腕子試試?”記者同她比試了3個回合,果然不敵。一片歡笑中,我們相識了。

  説起蓋亞琴成立的志願者互助組,得回到上世紀末。

  她説,十幾年前家裏窮,就買了12頭豬仔。豬買回來了,可沒有錢買飼料,於是鄰里間東挪西湊借了5000塊錢。出欄後,每頭掙了260塊錢……漸漸地,豬養得越來越多,家庭條件逐漸好起來,鄰居們遇上難處就上她家來借錢。

  為改變周圍村民貧窮的現狀,她帶動幾家人一起養豬。沒錢,她就賒給他們豬崽;沒技術,她就為他們提供技術;她給豬買藥時也幫他們買上,無償地提供給他們。後來,她帶動的那幾家又開始帶動更多人家養豬,一來二去,富裕起來的人越來越多。再後來,他們自發成立了志願者互助組,擴大了互助範圍。

  “這個組裏,大家嘮著嗑兒就把活兒幹了,熱鬧、不累,還幹得快,可帶勁兒啦!”蓋亞琴滿意地説。

  蓋亞琴這種“傳遞”自願互助形式,帶富了一批人,村幹部因勢利導,不久北關村就建立了20個志願者互助組,人員800多名。如今互助形式也從以前單項互助,發展到現在的雙向互助、多項互助,使村民得到了更多的幫助和實惠。

  2011年,“北關村志願者互助模式”引起開原市委、市政府的重視,開原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擔任組長,21個鄉鎮街的一把手作為成員的農村志願者服務活動領導小組,對農村志願服務互助組的活動進行方向性引導,按照自願結合、互助互利、取長補短原則,組建不同類型的志願者互助組。互助組一般由10戶左右組成,因地制宜,就近就便,自願參加。

  眼下,互助服務項目大致分為四大項:生産互助就是互相幫工,解決“種、收、栽、治”過程中缺乏勞力和技術等問題;在種植、畜禽養殖、農副産品加工等生産活動中互助,共同增加收入。生活互助包括互助家務,解決家庭急事缺人手的問題;組織各种家庭互助活動,解決人手緊缺、婆媳關係、父母贍養、子女教育等家庭問題。文體活動互助則是開展雙學雙比,互相幫助學文化、學技術提高自身素質,爭做新型農民,開展體育健身、文藝演唱等自娛自樂活動。公益互助就是共同幫扶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積極參加農村志願服務活動,承擔公共衛生保潔、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宣傳等。

  “現在俺這閒事主任管的可多了:給留守老人和殘疾人跑腿幹活;負責聯繫收豬,村裏誰家的豬夠個兒了,能賣了,俺就打電話讓收豬的人來拉;收玉米的時候俺去地裏登記誰家的玉米長得好,第二年就用他家的那個品種;見村裏來了生人,俺就跟上去問問,小偷都不敢上俺們村……有一次俺看到收豬的給村民的價格低,俺跟收豬的説‘給的價太低,不賣’!收豬的説我閒的吧?我心想,這還真對了我這‘閒事主任’的稱呼。”率真的蓋亞琴笑得前仰後合。

  開原市委書記于洪波説:“農村的事還得老百姓自己辦。雖然我們也可以組織志願者到農村來幫忙,但那都是一時之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現在把老百姓的積極性、熱情調動起來,村民通過生産、生活、公益、文體志願互助,解決了生産難、生活難、教育子女難和公益事業難等諸多難題。”截至目前,開原市農村互助志願服務活動全面鋪開,已經成立農村互助志願服務組550個,參組農戶6000多戶,惠及人口2萬多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